分享

被各种“辱母杀人案”的链接刷屏时,才发现原来你们都如此关注新闻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 这是2017年的第 67 篇推送 】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有意识地刷屏,

却忘记了冷静地思考。

# Mar.26 #

昨天被南方周末一篇极其冷静简介的报道《刺死辱母者》刷屏。

一时间,舆论焦点,受众关注点全部都集中在了这个案件上。不得不说,南周依旧是业界良心,在对于这个案件的关注上,开了一个好头。

起先我只是发现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后来刷公众号的时候发现是南周的文章,所以很认真地读完了全文。

这篇报道讲的就是这场争议点很多的“辱母杀人案”。

我也看过很多相关文章,案件大致是一个被高利贷催款的母亲,在被催还最后一些钱时,当着她的儿子的面,被放贷者用极端方式凌辱,而求助警方,不过换来“不要打人”一句话,最终,这个儿子拿刀捅向了那些凌辱自己母亲的人,最终导致一死三伤,而他被判无期徒刑。

而其实,这场由南周引爆的舆论热议,最明显的热度似乎就在微信朋友圈。

因为不得不说,从昨天到今天,朋友圈最大的主角就是“辱母杀人案”。

不可否认,我的朋友圈里的确有很多平日里就特别关心各种新闻事件,并且很有个人见解的人。而看他们的一些转发评论,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学习和提高。

我很愿意看到这些可以算得上“行家”的人去转发评论一些事件。

但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就是,总有一些人,会在这样极有热度的事件出现时,很热情地转发各类文章链接,一副自己是此事件最忠实的关注者的姿态。

新闻每天有,有些新闻比较小众,关注的人很少。

有些新闻却是“爆款”,比如这次的“辱母杀人案”。

大家会引发关于审判是否合理,到底是用道德的标准去衡量案件还是用最直接的法律条文。

大家会去议论,这是一个儿子在母亲受到凌辱时的本能反应,类似于受到伤害时如果正当防卫导致对方死亡受伤,都是可以被理解宽容的。

大家会去议论是否是检方的不作为,当然还有对于当时求助警方时,警方的不作为的声讨。

当然,还会有济南公安官博的极度缺乏媒介素养,与公众悄无声息地对抗的议论。

但是,这些议论的人中,都是真的喜欢关注新闻的人吗?

显然很多人,在平时晒包包的次数都比转新闻链接的次数多。而为什么平日里从来不好关注新闻的人,在这种时候都会正义感超强,然后纷纷站队表明自己的观点。

大概这些人,不过是想要在刷屏的人海中确保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立场”的人吧。毕竟如果要细看他们所谓的评论,可能是文章里的一句话,又或是是引自他人。

其实,被各种“辱母杀人案”的链接刷屏时,我才发现原来你们都如此“关注新闻”。

虽然当时雷洋案、魏则西案,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都看到了你们“超爱新闻”,但是你们真的爱关注新闻吗?

心累于看到无尽的刷屏。

有时候对于“爆款”新闻,似乎冷静关注、持续关注,才是最合适的状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