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祈雨馆 2020-08-22

图文:李树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的狮子沟阳坡之上,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历时四年,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落成,占地22万平方米,为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意为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整体布局仿拉萨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在寺院广场前有一座五孔石桥,如今的地面已经高出涵洞,桥也失去了排水功能,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门殿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殿宇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碟。殿宇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单檐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殿内供奉三尊护法神。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正中拱门上嵌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乾隆御題“普陀宗乘之庙”匾额。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前,两尊象征皇家寺庙威严与等级的石狮子,昂首雄居于左右两侧。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两侧设掖门,宫墙两头置角楼,实墙白台砌盲窗,顶部起雉堞。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位于山门北侧,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白玉石栏杆。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亭内立方趺龙首石碑三座,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碑文,汉文为乾隆亲书。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载了此庙兴建背景,东西分别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载了蒙古土尔扈特部以10万人生命为代价逃离沙俄魔爪、重返祖国的壮举及清政府优抚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史实,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及抗击沙俄侵略的历史见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位于碑亭北侧,是一座高十余米的藏式白台,门额为乾隆御題“广圆妙觉”,台上自西而东立有红绿黄白黑五色佛塔,对应构成宇宙的火、地、水、风、空五大元素,同时也代表着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塔身上装饰莲花、宝剑、摩尼珠、法轮、金刚杵,代表佛五智。从塔门经过表示将佛举过头顶,如“头触佛足”,向佛顶礼膜拜。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门前有一对跪姿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两侧山门,东西两侧宫墙中间,建有与山门样式相同的重台城楼,只是规模较小,只有一个拱门,门旁立有下马碑。门上有乾隆御笔題额,东门为“威严总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西侧门额为“宝光普耀”,因石匾风化严重,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三塔水门,位于西山门西北侧,沟内水道的碉楼上,筑有三座白色喇嘛塔,俗称“三塔水门”。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位于五塔门北,为三间四柱七楼形制,斗拱飞檐,流光溢彩。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中楼前额镌刻乾隆御題“普门应现”,意为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面題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神圣庄严。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前后匾额。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左右次楼匾上为“二龙戏珠”图案,寓意吉祥,形态优美,活灵活现。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楼脊上,装饰华丽,正脊上有两只吻兽,四角有仙人走兽,四只垂兽则立于垂脊之上。这些精美生动的动物饰件,寓意消灾免祸、逢凶化吉。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牌坊是整体建筑风格转换的标志和等级的界限。据记载,“凡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准入,其他官职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不得入内”。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前,一对石狮子雄踞左右。

五塔门前的石象是象征佛法无边,琉璃牌坊前的石狮,则体现皇权的威严鞭及四海。居于西侧左前爪戏耍一只幼狮子的是雌狮。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居于东侧右前爪滚动绣球的是雄狮。

西藏在历史上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分为前藏和后藏两部分,统治前藏地区的宗教领袖为达赖,统治后藏地区的活佛为班禅,均由清廷册封。石狮与石像并用,象征着政教合一,体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重视。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琉璃牌坊两侧、大红台前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台上建汉式殿堂,作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呈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山前的布局特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罡子殿前的一块石板上,最近被专家鉴定为侏罗纪恐龙足迹,也为寺庙增添了新的看点。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罡殿,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正房为汉藏混合式两层楼,设梯形真窗,利于通风采光,后墙及两山白墙为藏式盲窗。沿西侧假山蹬道可达藏式碉房的后院,这里原为喇嘛经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中罡殿,平面呈长方形,碉房式高墙围成封闭院落,墙壁上饰有红色梯形盲窗。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院内西北最高处建有庑殿顶小殿,内供三尊护法神,东侧为一精致小巧的木质曼陀罗。此处原为经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西罡殿,平面呈曲尺形的封闭院落,北房五间为两层楼,硬山布瓦顶。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殿内供奉佛像、唐卡,此殿原为经堂,现辟为展室。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前有东西两座五塔白台。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白台上五塔为红、绿、黄、白、黑五色。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西侧白台上五塔皆为白色。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瓦碉房,西五塔白台后,有一座复建的琉璃瓦碉房,为白台碉楼之上矗立的三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单檐庑殿。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钟楼,位于东甬道东侧、东五塔白台北 部,与西侧琉璃瓦碉房对称。为一座两层的白台扎仓,台顶上建有一座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白台钟楼前的扎仓院落为近年恢复。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钟楼侧后有单塔白台。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此单塔白台为方形,设二层红色盲窗,上筑红色喇嘛塔。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核心建筑群下方的大白台,外观三层,实为巨大的基座,高18米,底部用条石垒砌,台壁上饰红色梯形盲窗。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大白台两侧均有石阶通向巨大的基座顶部。西侧为入口磴道,分为两个52级折返,第一个52级台阶隐于白台之内。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第二个52级台阶裸于白台之外。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走完这104级台阶,到达大白台顶部,代表可消除104种苦难(因108种之中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西北角独起一座圆形白台,两台重叠式,高五层,下部两层圆形白台的顶部,又起一座直径稍小的三层圆形白台,视觉上与大红台建筑群连成一体。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从红台上观看,圆台内为中空状。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之上耸立着高大的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七层,一至四层实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层间隔开真窗、盲窗。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平台上并排设立四根高大的嘛呢杆,杆上挂五彩经幡。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南面正中自上而下嵌琉璃佛龛6个,即突出了大红台的中轴线,还寓意为乾隆60寿辰祝贺。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龛内供无量寿佛,黄绿相间。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红台顶部女儿墙下,东、西、南三面设黄琉璃佛龛99个,下侧两边嵌黄琉璃篆“寿”,喻祝福80寿辰的皇太后福寿长久,万寿无疆。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红台下置转经筒与防火铁海。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大白台南端的突出部分为文殊圣境殿,其西北有门与大红台前平台相通,内部建筑早己坍塌。外壁为高四层的白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面饰三层琉璃龛窗,东面为四层琉璃龛窗。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东南角面阔五楹、进深三间的“文殊圣境”殿。曾设“雅曼达噶”坛,保佑皇帝战无不胜。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东侧,是为僧人们回避进庙上香的皇帝而设的临时居所,称为“哑叭院”。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红台西侧为千佛阁,阁内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阁碑记》,为乾隆三十五年御制。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两侧均能登上红台,西侧的阶梯在台内。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西侧台上入口。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阶梯在红台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入口。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入口内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向天井、大红台内。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另一条通向白台和御座楼的二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御座楼,位于大红台东侧的高大白台内,仿西藏布达拉宫德阳厦而建。白台外观四层,设四层盲窗,内为二层28 间的群楼,平面呈“凹”字形,中间为空井,面北正中突出三间抱厦为戏台。此楼是乾隆皇帝来庙瞻礼、拈香时的休息场所。每逢皇帝及太后万寿,都要在这里演出藏戏,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权衡三界,位于东白台两层群楼之上的东北角,面对正中的“万法归一殿”,为重檐八角亭,頂覆鎏金鱼鳞铜瓦。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檐下悬挂乾隆御题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云龙陡匾“权衡三界”。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内供吉祥天母镏金铜质造像,高116公分,身骑骡子,故称“骡子天王”。前后有两个兽头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盘为大海。两侧悬挂楹联 “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上顶横额为“精严具足”。

全组造像耗用红铜约600公斤、头等金 叶57两。吉祥天母为观音变像,是达赖喇嘛的护法神,每年大年初一她骑着太阳下界巡视天下各方,驱除妖魔,保佑众生平安。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洛伽胜境殿,位于东白台顶层西北角、紧靠大红台,面阔五楹,进深一间,单檐斗拱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檐下悬挂乾隆御笔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洛伽胜境”云龙陡匾,门楣横额为乾隆御题“妙德圆成”,殿内挂一至七世达赖喇嘛画像。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部白台顶层全景。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位于大红台中心,坐落在群楼正中的条石须弥座上,面阔、进深均为七间,平面正方形,南北正中三间,东西正中一间。周围有回廊,单翘单昂斗拱,重檐四角攒尖顶。上层收为五间,横窗上枋为金龙和玺彩画,檐下为单翘重昂斗拱。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檐下正中悬挂乾隆御书“万法归一” 云龙 陡匾,用满、汉、藏、蒙四种文体书写。这里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当年乾隆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由章嘉国师和漠北大活佛扎雅、班弟讲经、说法,举行盛大法会、祝寿等重要活动。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金顶,金碧辉煌的殿顶覆盖如鱼鳞状的鎏金铜瓦,鎏金使用头等金叶1万余两,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下层檐鎏金铜瓦上的鎏金,曾被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用刺刀刮走,至今刮痕仍在,金瓦也因此而失去光泽,使之成为侵略者罪行的铁证。据说后来的鬼子却为此而断送了性命,这就是应得的报应。也正因此事传为神灵显圣,才没有人再敢效仿,使得金顶上层得以完整保存。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宝顶呈法铃状,屋脊饰以波状鎏金瓦,万字符(卍)鸱吻与正脊中央的“寿”字,寓意祝福皇帝、太后万寿无疆。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大殿迎门置铜珐琅菩提塔,中央紫檀反花佛龛内供弥勒佛。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殿内主供鎏金铜质七岁释迦牟尼等身像。靠北树屏风,悬挂高三丈、宽一丈的巨幅丝缎绣佛教像,上顶高悬乾隆御題“万缘普应”匾额。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金柱楹联为“总持初地法轮资福胜因延上塞,广演恒沙梵乘能仁宏愿洽新藩”。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左右两侧为紫檀、紫铜寿字塔,供桌上摆五供、八宝、珊瑚树等。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藻井上雕有独龙戏珠,其龙珠为中空铂金球。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四周为三层楼阁,每层44间,四面合围,形成“回”字,亦称群楼。东群楼面额“庋经之阁”,一层现供奉5尊菩萨,二层现展紫檀 九佛龛、铜镏金喇嘛塔等佛教珍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西群楼面额“大乘妙峰”,一层现供5尊铜制观音菩萨的化身绿度母雕像。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南群楼面额“秘密胜境”,一层正中现供五祖佛,是宗喀巴五个时代的造像,为殿内原物。东稍间供3尊菩萨和2尊显宗本宗佛像,西稍间供2尊密宗佛像。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西次间原各摆设一座八角紫檀木塔,俗称“千佛塔”,通高19米,共9层,直通三层楼顶,塔内供铜镏金无量寿佛1080尊,今展出的为仿制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北群楼面额“极乐世界”,西北角为四层,余皆三层。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一层供奉金漆木雕三世佛和泥塑彩绘18罗汉。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侧一至三层各23级木楼梯直通台顶,二、三层内布《万里东归》壁画与展览。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顶层出口处,设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庑殿。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慈航普渡殿,位于大红台西北角最高处,为重檐六角亭,坐北面南,鎏金鱼鳞铜瓦覆顶。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乾隆御題“慈航普渡”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云龙陡匾悬挂于二层檐下,引喻观音慈愿如船,普渡众生脱离苦海。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殿内设讲经地坪,坪上供奉观世音菩萨。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南部两座重檐四角方亭,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为“千佛塔”的罩亭。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亭内的宝塔从第一层一直通到顶端。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女儿墙上缀以琉璃喇嘛塔和八宝等饰物,突显华贵艳丽,多姿多彩。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东部白台,上中下三段皆为白色,缀以红色梯形盲窗。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下部为内置出口梯道。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1933年3月,日本关东军侵占承德,并盘踞承德达12年之久,在此期间,侵华日军在普陀宗乘之庙、永佑寺等多处古建筑上刻字以炫耀武功,这里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和肆意破坏文物的铁证。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整座寺庙的脊兽与角兽均有别于其它寺庙,这也体现了与其它寺庙的不同之处。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是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皇帝御旨建造的这座“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皇家庙宇。

整座寺庙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它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族建筑特点建造的,是汉藏建筑艺术交融的典范。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门票

门票:80元(含须弥福寿之庙及两景区间电瓶车),淡季60元(11月1日至3月31日)。

交通

火神庙始发的12路、118路、118支均途经须弥福寿之庙站和普陀宗乘之庙站。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快来看看!承德外八庙之五——普陀宗乘之庙

作者简介:

李树,男,承德县基层粮食企业就职,于2014年1月退休。爱好摄影与旅游,曾在本栏目登载新拍避暑山庄72景和承德十大景的传说等系列作品。

编辑:百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