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处暑丨炎暑渐止,渡向凉秋

 王荣蓉 2020-08-22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23点44分

农历庚子年七月初四

处暑

处暑 natsu - 24·秋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节气。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但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处暑习俗

采菱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处暑前后,菱角结实正旺,采菱女子身着布衣钗裙,边歌边采,清风徐徐,兰舟微荡。

赏莲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也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处暑养生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养生应滋阴养肺和祛暑化湿并重。

起居调养

首先要早睡早起。

根据阳气收敛的特点,在起居方面气候由热转凉,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就是大概晚上九、十点钟就可以入睡,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就是大概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

其次做到“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古人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

因此,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穿很厚的衣服。而且初秋是“冷”,并没有感觉到“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而采取“秋冻”对于适应与抗御后来冬天的严寒都有很大的好处。

情志调养

秋季本是萧杀之季。秋,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行中属“金”,为冷兵器出鞘之时。金旺克木,肝属木,肝气容易郁结,情绪容易低落。所以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自然亲近,在空气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以宣肺气。

另外,“笑”是诸多养肺方法中最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人在笑中会不自觉的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且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运动调养

运动方面,不要剧烈出汗,汗太多会耗伤阴液,运动的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早晚天气凉爽,可外出跑步、打拳、做操、爬山。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饮食调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百合银耳粥

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银耳性平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夏末秋初交替之际,天气还比较闷热,不过早、晚能感觉到温度已经有所下降。这个时候,有些人会因为之前夏天过食冷物而伤到脾胃,从而出现食欲不振。

有些人会觉得天气比较湿闷,出汗也比夏天少了,所以就不太爱喝水。这些表现都是中医所说的脾气湿盛、脾不健运所致。而初秋恰恰又是调理脾胃的关键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不把脾胃调整好,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秋天气候比较干燥,如果水的摄入量不足,会出现身体缺水的症状。

一道水果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可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特别适合小孩和女士们食用。

五彩蜜珠果

原料:苹果半个,鸭梨半个,菠萝50克,杨梅干10粒,荸荠5粒,柠檬1个。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勺挖成圆珠或切小块,荸荠洗净去皮、煮熟、切块,杨梅洗净备用。

把5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柠檬汁倒在水果之上即可。

用法:每天1~2次,隔日服用。

适宜病症:咽干口渴、大便燥结。

适宜证型:秋燥伤津、脾湿不运。

功用: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注意事项:过量服用会适得其反,容易因为水果偏凉而导致泛酸、腹泻。

防病小方

处暑之后天气转凉,此时为鼻炎和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可用保健按摩的小方法来预防疾病。

按迎香穴:擦热拇指,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二组,可有效预防鼻炎发作。

按叩肺俞穴:临睡前端坐,两膝分开,双手放于大腿,头正目闭,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两手握空心拳,轻叩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左右交替。此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助于体内痰浊排出,且可以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责编:二一丨美编:梁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