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三大作物之一,春季是小麦发生和防治各种病虫害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小麦产区推广矮秆品种,改善麦田肥水条件,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田间荫蔽阴湿,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发生,已成为我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由于小麦白粉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害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遇到温度适宜,湿度过大条件,极易出现爆发流行,小麦大幅度减产,严重田块可减产20%~30%。 白粉病菌寄生小麦后,叶片表面被白色霉状特覆盖,吸收阳光制造营养能力下降,植株呼吸作用却提高了许多,叶片蒸腾强度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蘖和成穗率大幅度降低,籽粒百粒重明显下降,进而造成减产。 那么,小麦发生白粉病有哪些症状,发病有何规律,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呢?下面,与您一起探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小麦白粉病穗部受害症状 一、小麦白粉病发病特点及症状1、发病时期长。小麦白粉病在植株生长的苗期至成株期,只要有适宜条件都可发生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植株的叶鞘、茎秆和穗部。 2、下部叶发病重。从危害叶片出现的病斑来看,叶片正面病斑多背面少,植株下部叶片受害重,上部受害轻。 小麦白粉病叶片受害症状 3、为害症状。叶片被病菌侵染后,最初会在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小霉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霉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最初分散,后期扩大并相互联合成大斑,多呈长椭圆形,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mm左右,并逐渐呈粉状,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病斑下面及周围组织退绿,病叶易发黄早枯,茎和叶鞘被害后,植株易倒伏。发病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其上产生许多针头大小黑色小颗粒,这是病菌的闭囊壳。霉层下的叶片组织初期无明显变化,随后褪绿、发黄以至枯死。发病严重时,小麦植株弱小,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麦白粉病茎秆受害症状 二、小麦白粉病发病规律 1、病原菌。小麦白粉病的病原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于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真菌,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菌丝可在叶片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叶片或茎秆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µ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 个。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 2、传播途径。小麦白粉病菌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上或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冬小麦出苗后,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秋苗,并在秋苗茎叶组织上越冬,越冬病菌在第二年春夏季节条适宜时,先侵染植株底部叶片并呈水平方向扩展,之后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白粉病菌能够进行有性繁殖,反复传染,因此,防治管理比较困难。 小麦白粉病受害症状 3、发病条件。小麦白粉病菌在温度15~20℃时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较适宜危害、重蔓延快,低于10℃或高于35℃时,发病率会减少,病害受抑制;田间相对温度大于70%病菌即可侵染叶片,当田间相对大于80~85%或以上时,病害易爆发流行。 通常情况下,冬季温暖、雨雪多或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菌越冬,小麦返青后幼苗期易发病;早春水肥条件充足,雨露日多,气温偏高时,极有可能发生病害;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这主要是因为连续降雨,叶面上的分生孢子被雨水冲刷掉了。肥水施用过多,特别是偏施氮肥,小麦贪青旺长,茎秆细长瘦弱,从而降低植株生理搞逆性,在白粉病高发期易发病。盲目扩大播种量,造成群体密度偏高,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过大,加之植株间养分吸收竞争加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幼嫩,抗病力低下,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三、小麦白粉综合防治措施小麦白粉病防治要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开展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搞好种子处理。种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直接、最有效、最省钱的办法。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具有较高抗病和耐病性,并有较好丰产性的品种。小麦播种前,应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3~5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太阳紫外线杀灭种子表皮带菌;用种子量0.3%的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福美双等药剂拌种。 2、适当晚播,合理密植。冬小麦播种过早,出苗快,发育提前,但越冬时易受害,抗病力降低易发病,因此,应根据品种特性、当地气候、土壤墒情等适期播种,对于白粉病重发区,更不可抢墒播种,提倡精量或半精量播种,亩播种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通过降低小麦播种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株期密度和田间郁蔽程度,减轻病害流行。此外,白粉病菌多在活的寄主上潜伏,等待条件适宜时侵染发病,播种前尽量消灭自生苗或田边杂草,不让病菌有藏身之地。 3、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根据小麦品种、土壤肥力状况及气候条件,合理施用肥料,增施有机肥,最好配方施肥,增加磷钾肥用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因为氮肥施用过多,容易导致小麦旺长,叶片肥大茎秆细弱,抗病力低易发病。只胡氮、磷、钾配合使用,才能协调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4、合理浇灌,开沟排水。小麦生长发育需水量大,但过量灌水会导致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繁殖。因此,应根据小麦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干旱情况和土壤墒情,合理浇灌,不可过量浇灌,降水较多地区应加强田间排水工程建设,降雨过后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湿度过高引发病害,利于麦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5、搞好田间监测,科学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及早发现,科学用药,及时防治,才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前期防治用药。小麦在抽穗前,田间病叶率达到20%,或抽穗后上部3片叶片病叶率达到10%时已达到防治指标,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应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每亩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5~50克、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雾,还可用40%氟硅唑乳剂8000倍液、30%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等喷雾,一般喷3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需要注意的是,若选用20%三唑酮乳油进行防治时,可兼治小麦锈病,但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亩用50~75毫升兑水后喷施,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2)中后期防治用药。小麦生长中后期,可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即可防病、防虫,又可预防干热风,当田间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 每亩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克+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喷雾。当田间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黏虫混发时,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克+40%乐果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150克喷雾。当田间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每亩用2 5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 +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克+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喷雾防治。 上述药剂混合防治时,应注意配制药剂的药剂边混边用,不可混后过长时间再用,防止药物和肥料间发生化学反映,降低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