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你知道这个栏目名称的起源吗?

 素笛轩 2020-08-22

中国哲学发展到宋明阶段,形成了两大基本学派,一是程朱理学,另一个就是陆王心学。我们已经在前几周的推送中介绍了二程、朱熹和陆九渊。这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阳明。

说到王阳明,想必这个名字早已家喻户晓,『知行合一』这一栏目的名称也是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评价,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上写道:

初溺于任侠之习

再溺于骑射之习

三溺于辞章之习

四溺于仙家之习

五溺于佛氏之习

对于他的思想,小编在这里分为三个方面介绍,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心即理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道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在和弟子徐爱的对话中体现出来的。

即是说,心就是理,这个“理”是内在的,忠孝仁义等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将心中的“理”赋予外在事物的,对于“心”与“物”的关系,阳明解释说,“物”是与“心”相关的“物”,“理”是随“心”而赋予“物”的。所以说这个“理”可以理解为“道德准则”,而非客观意义上的理。由此他也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观点。

但对于“心外无物”这一论点,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事物客观性的怀疑。其实不然,阳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你对于一件事物关注时,它对于你来说才具有真正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将它简单的理解为主观唯心。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在他龙场悟道的第二年,他开始提倡知行合一,他也曾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割。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就说明他具有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如果一个人被私欲蒙蔽,那么他就不是“知行本体”了,因此王阳明教人“复那本体”,使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致良知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阳明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源于孟子,他在《传习录》中提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说明良知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发自本心。而对于“致良知”的解释,王阳明说到:“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后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选自《大学问》)这就是说,“致知”不是对于客观知识的补充,而是对于良知的“发明”。

张岱年曾这样评价王阳明: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的确,王阳明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认知! 

栏目策划:清圆;图文编辑:疏桐

知行合一 · 1909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