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秸秆还田的利与弊,讨论了多年,为何到今天农民都不信专家的说法

 果然悠 2020-08-22

秸秆还田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专家和农民各执一词,讨论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状态,那到底秸秆还田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为何讨论了这么多年直到今天农民都不信专家的说法?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加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农业、农民相关的三农政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不得不说,秸秆还田这个专家一致推广的秸秆处理方法确实有不少的好处,其中有两个比较典型。首先就是秸秆还田,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会成为有机肥,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另外秸秆深翻进入土壤之后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度,让土壤更透气,也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当然秸秆还田更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可否认焚烧秸秆时,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和固体颗粒进入大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至于这个污染同工业污染相比谁大谁小,笔者认为没必要讨论,毕竟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空气,任何对空气有污染的我们都应该坚决杜绝。

当然秸秆还田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利用不好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这些危害也是农民不信服专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1)秸秆还田可能导致土壤缺氮,因为秸秆还田后需要微生物的发酵才能将秸秆处理成有机肥,而发酵秸秆的微生物需要大量的氮素,若是土壤中的氮素不足就可能出现微生物同农作物争抢氮素的情况,而农作物缺少了氮素就会出现弱黄苗的情况。

2)秸秆还田可能造成病虫害加重,秸秆还田要求一定的深度,而若是深度不够其中的病虫害就无法有效杀死,甚至可能为虫卵等提供了有效的越冬环境,从而导致第二年的病虫害加重。

3)秸秆还田可能导致土壤疏松,大量秸秆还田虽然会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而若是还田不均匀就会导致部分地块的土壤过于疏松,不利于种子或者农作物的根系同土壤的接触,就降低了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导致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引起死苗问题。

其实农民朋友反映的这些问题,都可以有效得进行解决,比如土壤缺氮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的用量,虫卵问题可以通过种子拌药,杀死虫卵和病菌,而土壤疏松问题可以在种植下一茬农作物的时候适当进行土壤的镇压进行解决。所以综合来讲,秸秆还田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农民应该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秸秆还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