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看《与玛格丽特地午后》,带来善良和爱,有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柱

 十八点心理 2020-08-23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第664文章-





电影往往来源于生活,电影的世界往往是充满精彩纷呈的。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烟火的气息,也能够体察到生命的气息。结合自身的体现,结合自身的经历,去理解不一样的人生。在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感觉,其实是一种情感世界的引导。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叫《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这一部电影其实是耐人寻味的,虽然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但是折射出来的是一种温情和善良,以及人世间的那种爱。沙兹是一位几乎文盲的50岁男人,而玛格丽特是一位95岁高龄的知识渊博的老奶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们邂逅了。这一种邂逅,是一种顺其自然,没有特意的安排。

当他们邂逅之后,开始聊的话题是鸽子。两个人相谈甚欢,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当玛格丽特拿起一本书《鼠疫》,大声的朗读出来,沙兹的大脑仿佛被种草了,他闭上眼睛,将书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脑海中的图片,并且有画面感。突然感觉到阅读的乐趣。不知不觉就把《鼠疫》这本书朗读完了。沙兹明显感觉到一种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玛格丽特的朗读。

于是玛格丽特继续朗读人物自传类书籍,在人物自传书籍中,沙兹理解了人生的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状态,自己也不例外。当玛格丽特送给他一本词典时,他放在家里面,刚开始比较忽视它,随后就拿起词典翻阅了起来。翻阅了之后,去查询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但是查阅到后面,让他突然变得心烦意躁起来,因为有些词语的解释跟他想的是不一样,于是就准备还给玛格丽特。

当他将这本词典还给玛格丽特之后,玛格丽特并没有去责怪他,而是让他说一说童年的生活状态。沙兹的童年是不快乐的,母亲的责骂、老师的嘲讽都带给他深深的刺痛。随后玛格丽特继续给沙兹读书,读一本关于老人和豹子的故事。在听完上回之后,沙兹急切想知道下回是什么?这其实就是玛格丽特的聪明之处,就是让自己去寻找答案,当自己想要看书了,才是真正的阅读者。

当玛格丽特被搬走之后,沙兹的内心是失落的,因为他的精神支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情感就是交流,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感情,从而觉得有对方在身边真好。当他回到家,看见自己的母亲去世了,看到自己母亲给自己留下的遗物,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母亲是爱着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力量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

于是沙兹直接去寻找玛格丽特了,当发现玛格丽特在一个环境嘈杂的养老院中,依然优雅的看着书籍,这个场景对于沙兹来说也是一种冲击力,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更是一种震撼力。一个人能够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一般会有三种东西在支撑着。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陪伴,精神是支柱。当一个人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足够多的情感陪伴,再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容易被打垮。

阅读书籍,不知道能够带来什么?但是阅读之后,那种潜移默化的气质也许会随之而来。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都能够获得新的提升。阅读书籍,是一种灵魂的净化,也是自我行为的修炼,更是一种对自我学习态度的要求。

我们遇见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玛格丽特,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玛格丽特,也许自己可以成为他人的玛格丽特。情感是人类最美好最脆弱的东西,愿我们好好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