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奋得踏进大学,我发现选错了专业┃廿壹

 丄学号 2020-08-23

朗读者┃小琴

又是一年高考季,
又是一批追梦人......
雨季六月,是离别的伤感,要告别三年的起早贪黑,要告别四季的青葱校园,要告别昔日的名师挚友。我们饱含不舍......
艳阳九月,是相聚的兴奋,要入驻久违的大学校园,要步入憧憬也懵懂的院系专业,要结识来自四面八方的小伙伴。我们满腔兴奋......

新的征程开始,新的迷茫也随之而生。我们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入学以后才恍然发现,我的专业,我真的不喜欢;我的课程,我真的不感冒;我的未来,我真的很迷茫……怎么办?

01

放弃,是勇气也是脆弱


七年前,放弃港大72万奖学金,入学仅月余的辽宁高考文科状元退学的新闻可谓轰动一时。
大家都在唏嘘,港大是谁啊?港大的奖学金何其丰厚啊?她又是谁,说退学就退学了!她就是刘丁宁。她为什么退学呢?因为专业不是心心念念的纯粹的国学;因为长时间网课,眼睛的不适应。
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为刘丁宁的选择点赞,面对巨额奖学金,面对声名赫赫的高校背景,她放弃握在手里的「确定」,选择重新回到高中复读,拥抱了大家眼中的「不确定」,这样的勇气,我们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更加肯定她。幸好,结局是美好的,一年后她如愿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仅仅一个月的学习,就断定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不适合,在我看来,多少也有些仓促。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新生入学仅月余,专业老师都认全了吗?教学楼都走遍了吗?图书馆的藏书读了有十本吗?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断定这里不适合我,到底是出于主观情绪,还是源于客观判断?
离开高中、步入大学,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成长历程的转变。大学的我们已然成年,允许有情绪,但坚决抵制情绪化的决定。情绪使人冲动迷失方向,使人脆弱容易妥协,可这万万不是一个成年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呀。步入大学,除了专业知识,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与问题和解。

02

坚持,是妥协也是态度


初入大学校门,「选错专业&专业不适合我」这个事实会围绕相当大一部分人展开。也许是因为刚刚从紧张的氛围中释放出来,大撒手式的将专业选择完全假手于人;也许是因为对报考专业并不了解,选择的原因仅仅是「将来好就业」;于是种种,初入校园,我们被专业搞得一脸懵。
事实上,状元只有一个,我们大部分都是芸芸众生,面对相同的境遇,如果退学复读,应该没有几个敢肯定,来年能奔赴更高更远的地方。此时此刻,面对时间成本,妥协未必不是最好的「及时止损」。
喜欢与不喜欢不会一成不变
博雅数据库2019年2月公布了2018届高校退休学率的调查结果,如此之高的比例,既源于高校「宽进严出」的政策,更因为大学生们浑浑噩噩的四年生涯吧。浑浑噩噩的背后,很大一部分是:不喜欢我的专业、没有兴趣、敷衍上课、蒙混过关。

不喜欢,其实很多人都会错了意。
错把最初因「不熟悉」产生的排斥而当成「不喜欢」,甚至成了四年时光的调性,成了借口一切的潜台词。每个人都有「畏难」的心理,记得一个有意思的调研,如果下面几件事情,你只能选择一件来做,你会选择哪个呢?

1)

打扫卫生

2)

阅读枯燥无味的科普文章

3)

刷房子

4)

写报告或论文

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选择「打扫卫生」。为什么?因为这个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对自己的专业贴标签,你都没有花时间精力去走进它,怎可以轻而易举的棒杀它?抛下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四年以后,当你发现,我居然为了这个专业付出了一千多天的时间,居然为了某篇小论文消耗了比高考还多的精力,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爱护和珍惜。
这时候,面对自己的专业,熟悉了,付出了,「不喜欢」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难以启齿了吧?
专业与事业不必同日而语
经过四年多耳鬓厮磨,如果还笃定「我的专业不适合我」,那么,及时止损,并不晚。众所周知,马云是学师范的,撒贝宁是学法律的,何炅是学阿拉伯语的,毕福剑是学导演的,李玟是学医的......越来越多的知名人士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成功了,这不是巧合,但这也有共同之处需要我们探寻。
比如:
遇难,不轻易的弯;
于己,要透彻的识。
机缘巧合,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并不是永久的错误,相反,在与其相处中的态度才是一生中最大的收获。生活中,总是千难之后有万难,轻易的贴标签,不迎难而上才是最大的脆弱。情绪人人都有,要铭记「我主宰情绪,而非情绪控制我。」
无论是志存高远、心志坚定的追寻「自己心中」的梦,还是稀里糊涂、亦步亦趋的追寻「别人眼中」的梦,2020级的同学们,都将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祝千帆竞发、守得住身经百战,
百折不挠、当得起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廿壹
编辑丄学号
 

廿壹:只愿靠谱的引导读者,不甘无故制造焦虑。


火热征稿:养育文+作文+诗歌+散文

赞赏归作者所有

















朗读者:陈琴老师

陈琴,笔名:小琴,湖北省襄阳市人,善良有爱心很励志的90后女孩,唱歌是她的最爱,同时爱好舞蹈、轮滑、阅读、朗诵。

参加陈凯歌投资的影视基地唐城影视选角大赛获得女生组第四名

2010年做婚庆歌手 

2012年温州京剧团演员

2012年在温州市救了一名落水的孩子,那年她18岁,落水的孩子8岁。

2014年爱奇艺主播,电影《妖猫传》剧组演员

2016年投身幼教行业,做一名幼儿老师并开始考证

2017年报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自考学前教育专本连读

2017年取得幼儿教师资格高级证书

2018年同时带课幼儿园两个毕业班并教授幼小衔接

2019年获得北京口才星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2019年底获得上知教育颁发的优秀教师资格证


进入山伯小店 匠心品质 贴心为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