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wenxuefeng360 2020-08-23
  • 1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纪录片叫《遥望南方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南方的一个贫穷小山村中。村里大多数是孩子和老人留守,年轻人都去了南方的大城市打工,还有少部分壮年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当然游手好闲不爱动的人也有。

小山村贫穷又落后,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根本无暇顾及留守家乡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孩子们成天在村里晃悠,或静静坐在村口的大树边等大人回家,或跟着不学无术的大人学打牌。

小学教师易明堂看到这一幕很心急,于是决定在自家祖屋办幼儿园,教孩子们学习文化。

影片主要讲的是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但整部影片看下来你会发现,那些四肢不勤、不学无术的青壮年们,他们的穷和没有出息是有原因的。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幼儿园开课前易明堂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村庄招生,路过小卖部时,几个不到四十岁的男人正围在一起打牌。知道易老师去招生,其中一个男人阴阳怪气道:“办幼儿园还不是为了自己能赚钱,不赚钱谁办。”

他不知道,易老师两口子办幼儿园真的不是为了赚钱。

故事发生的背景大概是2005年左右,易老师招生的学费是每人每个月60元,平均一天两块,管接送,包吃。有的家庭拿不出钱,还要欠着学费。

身为教师,易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很重,他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这些村里的孩子走上父辈的老路,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就算倒贴钱,就算困难重重,他也要坚持办这个幼儿园。

但易老师办幼儿园的初心,在某些内心阴暗的人眼里却是为了赚钱。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 2

细细想来,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他们没有什么本事,喜欢以恶意揣测他人,擅长在别人做好事时泼一盆冷水,没有道德感又爱颠倒黑白,不尊重他人,甚至以取笑他人达到内心的快感。

最近在热搜看到一条新闻,里面的男生就是一个内心特别阴暗的人。

男生是某高校学生,在操场直播偷拍女生,边拍边和网友笑嘻嘻互动。

其中有两个女生身材比较胖,这个男生戏谑地跟网友形容她们是“坦克”,甚至靠近搭讪,说看女孩长得漂亮想要联系方式,其实只为了看女孩正脸,进一步羞辱对方。

这事儿在网上发酵后,男生道了歉,学校给了他处分,但据网友说,转眼他又用小号辱骂女孩。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说遇到的赶紧远离,别被他身上散发的恶臭熏着。

一个不尊重他人,以取笑女孩为乐的男生,他的心理真的明朗不到哪里去。

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我不想揣测他的成长环境是如何造就了这样内心阴暗的他,但就他道完歉转眼继续骂人这事儿,可以看出本性如此的人,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即使工作后受到社会的毒打,也只会怪罪环境和他人,而不会觉得是自己哪里有问题。

这种喜欢取笑他人,不尊重别人的人,道德感是非常低下的。

他们也许会为了某些既得利益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也许会因为生活不如意而攻击、报复别人,甚至会为了内心那一点点快感去揭别人的伤疤。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 3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心理阴暗,其实很简单,他们身上往往有这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没有道德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恶的一面,不同的是,有人道德感高、遵守规则,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

有人只会暴露本性,无视规则,怎么舒服怎么来,即便做了什么违背道德的事情,心里也不会有愧疚感。

就像那个大一男孩,他道歉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而是因为不道歉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和学校的惩罚。

道德感低的人,人性里自私的部分被放大,他的行为只是为了自己开脱。等到这次风波过去了,他依然是那个他。

第二个特点,报复心强

内心阴暗的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能记一辈子,千方百计想着怎么找补回来。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吃亏。

而且这种人遇事儿不会直接说,心里想一万遍报复别人的方法,表面上还能跟你假正经。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第三个特点,喜欢揭别人的伤疤

内心阴暗的人喜欢嘲笑别人,并以此为乐。

如果你身边总有一个喜欢揭别人伤疤的人,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什么事情被他知道了,不经意间就会被他揭开。

这种人没有共情能力,你生气他只会觉得多大点事儿,至于吗。

第四个特点,总以恶意揣测他人

内心阴暗的人总觉得别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他们会对好人好事冷嘲热讽,只有自己做的事儿才正正当当。

《遥望南方的童年》里以恶意揣测易老师的村民,后来偷别人家的水被发现后,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身上有四个特点,可识人可自省
  • 4

这个世界五颜六色,我们不能以好坏、黑白来区分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不同的是,有些人身上的缺点是致命的、是违背社会规则的,他们把人性的幽暗展现得一览无余。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有学者倡导人们不仅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幽暗意识”,后者意指“对人性中或宇宙中与生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丑恶和种种遗憾。”

曾国藩曾说: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我文中写的村民和大学生,他们都没有对自身的“幽暗”有过正视和省悟。

村民因为生存环境、眼界和格局,也许一生都不会懂得。

那个大一男生,他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我希望不仅是他,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即使不能“一日三省吾身”,也不要做一个让他人厌弃的人。

毕竟年轻人的未来,总要心向光明,人性的恶,总要自己战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