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在狂风中呼啸……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7年10月16日  总第146


——读《呼啸山庄》有感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27)班  卓丽

轻轻合上《呼啸山庄》,默默凝视窗边绚丽的云彩,思绪依旧心潮腾涌,如大浪惊涛拍岸般尽情飞舞,内心久久无法平息……

那是一个悲惨而引人深思的故事:希思克利夫是老恩肖在街头好心拾来的一个脏兮兮的孤儿,从小备受种种歧视与凌辱,唯独庄园小姐凯瑟琳十分欣赏他身上的那份野性。恩肖死后,辛德利少爷出于对希思克利夫的仇视与愤恨将他贬为奴仆,但未能阻止他与凯瑟琳之间的友谊。两个人青梅竹马,但地位的极大落差毁灭了一切。凯瑟琳为了虚荣,出于对身份的顾忌与金钱的迷恋,而背叛了希思克利夫,嫁给了有权有势的画眉庄主埃德加林顿。希思克利夫悲愤出走,三年后致富而归,开始了一系列残酷无情的复仇阴谋。他引诱伊莎贝拉与自己结婚,并让她为他生下了儿子小林顿;他以赌博的手段让仇视自己的辛德利破产。凯瑟琳在无限的痛苦与内心纠结中不幸病逝,留下女儿小凯瑟琳。辛德利与埃德加在凄凉与悲苦中相继死去。希思克利夫使用各种手段使小凯瑟琳与自己垂死的儿子小林顿结婚,从而将两个庄园的财产全部弄到手,圆满实现了他的复仇之梦。而他终究摆脱不了对凯瑟琳忠贞不渝的爱情,以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化作一阵在孤寂坟头上呼啸的狂风。

没有眼泪,没有感伤,只有无尽的宣泄与抗争。道德的虚伪,人性的弱点,在涓涓细流的文字中淋漓尽致地凸显。没有抱怨,没有批判,只有无尽的思考与遐想。命运的波折,心灵的变幻,涓涓细流的文字中刻骨铭心地映衬。《呼啸山庄》,仿佛,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希思克利夫虽是身份低微的孤儿,却有着坚忍的内心与刚毅的本性,对自己的爱情忠贞不渝,对命运的抗争不屈不挠。可能在我们的眼里,他是一个可怕的魔鬼,一个邪恶的化身。然而与软弱的埃德加、伪善的约瑟夫、逆来顺受的哈里顿和懦弱可欺的小林顿相比,他却是最坚强、最真诚、最无所畏惧也最具有叛逆精神的一位勇者,一位英雄。凯瑟琳虽然没有向其他人那样歧视希思克利夫,但她强烈的虚荣心理终究带给她死亡的悲剧,带给她希思克利夫的复仇,带给她兄弟朋友的苦难。比起她的童年玩伴希思克利夫,希思克利夫是一棵枝干伤残但顽强挺立的树干,而她是一颗晶莹剔透但转瞬即逝的露珠。道德的沦丧,人性的虚伪在希思克利夫绝望的爱情中刻画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人与人之间生来平等,机遇相同,毫无贵贱之分。然而人们对金钱的衡量与身份的重视毁灭了真理,社会上才产生了种种差距。我们可能对路旁的乞丐嗤之以鼻,但是,即使是乞丐,穷困潦倒的乞丐,也完美地属于人类家族中的一员。我们和乞丐生活在同一片阳光和蓝天之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有我们生活的快乐,乞丐有乞丐乞讨的闲适。同为人类,我们应做的,不是歧视不是嘲笑,而是主动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这是我们作为人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更何况是对像希思克利夫一样可怜的孩子呢?倘若这个世界上没有平等,没有温情,没有博爱,只有虚伪,只有冷酷,只有贪婪和尔虞我诈,这个世界注定得毁于一旦。

虚荣是每个人必然有的心理,但如何克制与避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虚荣是对人们的欺瞒,对真理的背叛。虚荣用异常华丽的外表装扮着自己,用无尽的诱惑放肆地张牙舞爪。在微风中远望,恍若是无数妖艳的罂粟向路人们招手。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如凯瑟琳一样,抵挡不住千奇百怪的诱惑,克制不住自己的虚荣心,背叛了自己纯朴的内心情感,逐步走向凄惨的深渊,最终在家庭的支离破碎与自己的精神崩溃中酿就凯瑟琳那样的悲剧。而另外一部分人,始终保持者一颗纯朴素雅的内心,走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最终走向成功的阶梯。没有虚荣,居里夫人才会拥有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荣誉;没有虚荣,英格丽褒曼才会获得电影皇后的美称;没有虚荣,毛泽东才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远离虚荣,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撑起了一派蓝天!

狂风依旧于心头呼啸。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仿佛有一个高大的灵魂,伴着沸腾的狂风,默默地,用自己绝望的怒吼,试图唤醒我们对人性的深思……

《呼啸山庄》是安静的,但安静的只是山庄,而不是灵魂。它的灵魂是呼啸的,闪着耀眼的人性的光辉,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指导老师 周祥)



编者的话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艾米莉▪ 勃朗特(1818—1848)的成名之作,也是她一生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这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莉▪ 勃朗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及《艾格尼丝▪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号称“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19世界文坛大放异彩的姊妹花。然而,天不假年,艾米莉▪ 勃朗特只活了30岁便默默死去。

《呼啸山庄》的读后感,学生时代我也写过,当编辑之后也读过别的学生写的。卓丽同学写的这篇,我认为很精彩。有人从《呼啸山庄》里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有人看出了压迫与反抗,陷害与复仇,也有人看到了爱恨情仇的人间活剧……而本文作者从人性入手,解读艾米莉▪ 勃朗特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无疑是一个很精准的角度,但唯其精准,所以难写。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微刊,我们一般是不发表学生作品的,本篇是个例外——因为它的精彩!希望读者们在阅读和评判的时候,考量到作者尚是一名高中的学生,多多鼓励,鞭策,提出宝贵意见,以勉励后辈,继往开来。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