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初秋的田埂上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12月13日  总262期

行走在

初秋的田埂上

作者 ● 杜钧

回家是一件高兴的事儿。更何况是在走近收获的日子,那天为了一丁点小事儿,我又回到了那个让我牵肠挂肚的小村庄。踏进家门,已是午后,院子里晒满了豆角,年七十的老母亲在院子里乘凉,看见我回来就忙着要给我准备些吃的东西,我告诉老母亲什么也不用弄,我只想到处走走。

门前的小河,仍旧是那么的清澈见底,潺潺地一路欢快地流淌着。河的两岸是肥沃的水稻田,绿油油的水稻似乎要溢出来似的,我站在田埂上,顿时就有了一种说不明白的兴奋和激动,我被这满眼的绿和满眼的收获包围着,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福,是那么的纯粹,靠近泥土——家乡的泥土,是那么的能够让一个人激动和满足。我轻轻地哦出声来,这不需雕饰的一切原来是那样的美,是那样的让人赏心悦目。

我漫漫地在田埂上行走着,河风轻轻地拂着我的脸颊,撩起我的头发,我闭上眼,张开双臂,尽情地放纵自己的情感,阳光缓缓地撒下来,暖暖的,儿时赤足走在田埂上,无忧无虑,狂奔乱跳的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这种感觉惬意极了,舒服极了。

这时我觉得我的心里是那么的亮堂,是那么的自在,仿佛在一刹那间就脱离了世俗的羁绊,脱离了世俗的纷争,脱离了一切痛苦和烦恼……我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轻,是那么的透明,象一匹羽毛,在八月的风中飘起来,飘起来似的……我又觉着自己变成了蜻蜓,融入这铺天盖地的蜻蜓们的队伍。

我的头顶不知何时已成了蜻蜓的城市,它们悠闲地上下翻飞着,这些蜻蜓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它们互不干扰,自由自在,相处得十分的和睦,我幼稚地想问,这些蜻蜓有思想吗?它们又在想些什么呢?要知道秋天的到来可是它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啊!它们不怕死吗?我想,它们是知道死的,因为知道了死,所以相反变得从容,变得什么也不怕了,与其恐惧死亡,不如让生命在最后一刻也活出美丽,这是人所做不到的,我曾经看到过人死时的恐怖,对这些蜻蜓我油然而生十二分的敬意。



儿时听人说,每年的水稻扬花过后,这些蜻蜓就来了,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它们的到来就是一个任务——“催熟。把这些扬花后的水稻催熟,给农家人一个激动,给农家人一个丰收的喜悦,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来源和根据的,但农家人都希望这种说法千真万确。因为他们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后,玉米挂满架,稻谷装满仓,家家五谷丰登,户户喜气洋洋。农村人一年没日没夜的劳作,这点要求也合情合理,谁不希望来年过上一个好日子?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来临,远处的山开始变得青黛和模糊起来,脚下的青蛙和蟋蟀开始弹奏夜的变奏曲,青蛙的粗犷,蟋蟀的清丽,青蛙的短促,蟋蟀的悠长……以前在农村时,没有觉得这夜的来临是这样的美,难怪人们要返,要归真,原来这清静世界的夜的来临是奏着音乐来的!啊,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此情此景,正应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蝉声肯定是有的,只是这一刻没有这蛙声的贴切,我们农村人一年到头不就求个六畜兴旺,颗粒满仓吗?我的根在农村,是这里的山把我养大,山给了我壮实的脊臂,是这里的水把养大,水给了我水样的情感,我忘不了这里的山,也忘不了这里的水。因此我更喜欢这蛙声,也喜欢听这蛙声。  

行走在这秋天的田埂上,我就有了这份情感,这个愿望,我多么愿我的父老乡亲们永远生活在这种宁静里,脱离世俗的干扰,保持着人性的善良和纯朴。



作者简介

杜钧,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织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贵州农村,工作之余,喜欢堆砌文字,爬爬格子,1990年开始在《毕节报》、《贵州经济报》、《贵阳晚报》、《贵州政协报》、《贵州工人报》、《贵州邮政报》、《贵州统一战线》、《贵州公路文学》、《高原》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获得过《中国资产新闻报》、《毕节报》、《贵州统一战线》等报刊举办的征文奖。

2011年结集散文诗集《水的声音》。




请点击标题

欣赏杜均先生温暖的文字

1、春天我们看花去

2、荷叶上的村庄 (外两章)

3、我为母亲阅读

4、我生命中的那些人:母亲

5、我生命中那些人:父亲

6、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姑妈

7、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姑父

8、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大哥

9、我生命中的那些人:三 嫂

10、徜徉在成都宽窄巷子

11、今夜聊什么

12、在成都的心脏看书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