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教师自身(积极向上、朝气、男体育教师与女体育教师的区别。积极的状态感染幼儿。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幼儿怎么能愉悦得起来。教师要保持饱满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材料(各年龄的<大型>体育玩具应该不一样,不同的年龄使用同一玩具应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不要仅仅地让孩子自由地玩,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孩子参加活动)、教学环境、教学态度、行为。

使用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使幼儿能成功,有自信。

让一种材料有多种功能,使幼儿学会创造;

提供适合每一个幼儿活动的材料和内容;

给予每一个幼儿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为每一名幼儿创造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机会。

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成功。跨跳的障碍物距离有远有近,平衡木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坡度不同。让每个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和增加难度的方法,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成功体验。每个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幼儿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了解幼儿已有水平,注意运动的难度。心理负荷不应过大过多。如小班在刚学溜滑板车时,情绪通常处于较紧张的状态,为了克服胆怯的心理以及维护身体平衡与安全所做的意志努力者比较大。

根据幼儿兴趣创设培养主动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游戏的内容、形式、材料丰富多彩,组织方式灵活多变,规则约束性弹性较大,目标功能性较小着重参与、过程以及交流与合作。其中游戏能引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幼儿勇敢地面对挑战,承受压力,克服困难,增强自信,主动参与。

就内容而言:

急躁易怒:打太极拳、下棋、慢跑、游泳、长距离的步行等持久缓慢的项目,可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

遇事紧张失常: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如足、排、篮球赛。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常在这样紧张的场合接受考验,久久而久之,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惶失措。

孤独、怪僻:参加集体项目的锻炼如足、排、篮球、接力跑、拔河赛,会帮助改变,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

腼腆胆怯:溜冰、单杠、平衡木、跳马、摔跤、平衡木、游泳等,这些活动要求孩子不断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自负、逞强: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项目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也可找一些水平较高的对手。

对于活泼好动、较灵敏、但稳定性和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或是缺乏意志力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参与平衡能力有关或是需要意志参与的体育活动。

对于意志力较强,但不够活动、灵敏性较差的幼儿,可多让他们进行跳跃、躲闪跑等体育活动。

这些例子对我们幼儿体育应有所启示。

运动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所造成的内心紧张。

幼师只出艺术人才,很少出体育人才,更少出体育教学人才。

教师精神状态不佳,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各年龄都以同样的大型玩具代替体育活动。没有年龄特点,也没有个别特点。

自由选择——总是偏好某种玩具,这样对其发展不一定完全有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