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泳 :别梦阑珊忆母亲

 老鄧子 2020-08-25

今年的七夕,对于我而言,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如果母亲还活着的话,恰好100岁了。或许是母子之间固有的心灵感应吧,今夜我梦见了母亲,母亲脸上慈容依旧。

母亲是旧时钱庄老板的女儿,知名教授的妻子。然而在她身上似乎完全找不到一丝娇贵的习气。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除了每月按时寄来一家赖以温饱的生活费用,可以说几乎是靠母亲一人在线,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弟姊妹拉扯大,好在大家也都挺争气、挺出息的,其中有成为大学教授、博导的,有成为干部的,有成为医生的......母亲在世时亦常以此为荣,以此为傲。

母亲一生克己勤勉。作为大家闺秀的母亲,早年毕业于著名的扬州中学,有比较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人文底蕴,能写会算,且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起初,她在一家印刷厂任职,为了全身心培养孩子,她主动辞去工作,回归家庭操持家务。五十年代,国家掀起学文化热潮,当时的街道办事处特聘母亲去夜校担任扫盲教师,期间,母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对待这项工作,创下了不俗的业绩,备受师生们赞誉,并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别看母亲平素温文尔雅、娴静如水,可料理起家务活来却风风火火、干练麻利,一点儿都不含糊。织毛衣、踏缝纫机、各类传统女红自不待言,而那些舌尖上的美味,包括什么包粽子,包饺子,包包子,做糯米饼,做十香菜,做八宝饭......反正各种美味佳肴,更是不在话下,压根就没有她不会的活计,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犹记那年春节,都已经是大年初七了,家里突然来了几位拜年的客人,中午留饭是必须的,可彼时春节已临近尾声,年货基本用尽,拿什么去招待人家呢?正当一家人犯愁之际,不曾想母亲不声不响地像变戏法似的不消个把小时,竟张罗了满满当当一桌丰盛的酒菜,其中既有冷盘,又有热炒,还有甜点,包括那时流行的白斩鸡、香肚片、油爆花生米、凉拌金针菇、拔丝山药;白菜粉丝蛋饺、面筋泡塞肉、炒肚丝、炒三鲜,以及茨菇冬笋汤等等,只见餐桌上觥筹交错,客人们吃得眉开眼笑,对母亲的厨艺赞不绝口。须知当时正值物资匮乏年代,而且家家户户用的又是那种最最原始的煤炉,一个煤炉不够用,母亲就另起炉灶,再支一个。直至客人们酒足饭饱,满意而归。母亲的手巧、勤勉、能干、吃苦耐劳等等宝贵品格,由此可见一斑。

母亲是善良的、隐忍的。那时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大哥二哥大学毕业之后先后成家立业,二哥又远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大姐学校毕业也分配去了外地工作。另外两个姐姐下乡插队。身边只剩下我一个还在读小学的懵懂少年。可以说,当时我们这个家就靠母亲那一副柔嫩的肩膀顶着、扛着、支撑着。正好那时母亲又复出去单位上班,下班后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边烧茶煮饭,一边还要为瘫痪在床的外婆端屎端尿,吃尽了辛苦,可她从不叫苦,从不喊累。母亲为这个家所付出的辛劳,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急切地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好为母亲分忧,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大姐在学校读书期间就积极要求进步,毕业时,她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去了祖国西南边疆的一所矿区医院工作。此前,她担心母亲不同意,瞒着母亲去报了名。母亲知道后也没责怪她,只是担心大城市里长大的她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是否能够适应。

果不其然,大姐去那里工作之后没多久,因为想家,隔三差五地写信回来。最记得有好几次母亲正在忙活着做午饭,邮递员送来了大姐写给母亲的信。每当这时,母亲便会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急急地撕开信封掏信出来看。只见母亲一边默默地看着信,一边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抹眼泪。显然,那时边疆地区的生活太过艰苦,对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大姐而言,难免水土不服。母亲心疼千里之外的女儿,平时一想起女儿就忍不住潸然泪下。儿女与母亲十指连心呐!差不多与此同时,我上海的一个姨表姐去了黑龙江插队,当时其父母正下放干校劳动,她很无助,便时常写信给我母亲,诉说生活上的各种苦,各种不适应,引起母亲的恻隐之心,母亲就时不时地去食品店买些香肠、蛋卷、京果粉之类的副食品,然后去邮局通过邮政包裹的形式,给她寄去,聊表抚慰之心。

母亲是刚毅、坚强的。母亲一辈子忍受着胃病尤其是丹毒等等顽症病痛的袭扰和折磨,但她从未屈服,始终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每次丹毒发作,还伴随着四十多度高烧,几近昏迷,好几次送医后,院方都下了病危通知书,可母亲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几度战胜了死神。而每当她醒来时,最关心的还是每个儿女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唯独没有她自己。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啊。

母亲与我们分别十五年了。这期间,尤其每当我们的居住条件有了改善之时,心里总会默默念叨,要是母亲还活着,该有多好啊!要是母亲还活着的话,一定会把她老人家接过来多住些时日,这么多房间,没有了从前那种逼仄,随便她住哪一间,床铺再也不需要像从前母亲每次来我们家小住时那样早揭晚铺了,母亲也不用生怕打扰我们的生活,而总是处处显得那么小心翼翼的了,完全可以让她尽享安稳舒泰。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每念及此,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