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 | 聆听作曲家们浪漫的一「声」所爱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8-25

每一个“七夕”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夏日的浪漫色彩。不过对于牛郎织女遥相望,梁祝的悲剧,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被允许的爱... 这些故事把爱情刻画得伟大又壮烈。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感受,你无法从故事的描述中感同身受,不过音乐或许能让你尝到爱情的酸甜苦辣。

作曲家们对于爱意的表达更偏向于含蓄深沉,他们爱得轰轰烈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因为他们把这最浓烈和真挚的情感都寄托在了音乐里。

在这个七夕,小库不与你谈悲剧爱情故事,我们来细品音乐中那些甜甜的,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

不期而遇,一见倾心

1 门德尔松:无词歌

被誉为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大师,门德尔松曾与朋友聊起这样一次浪漫的邂逅:“我遇见了一位女人令我深深地着迷,她有着迷人的深蓝色眼睛。”一见倾心后他开始追求这位叫做赛西莉的迷人女子,并向所有人大声表白对她的“迷恋”。

                  

从出生起已经十分幸福的他到婚后仍然将两人相处的快乐描述为“小时候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在这期间他的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其中就包括他创作多达49首的《无词歌》。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春之歌”,作品38中的第六首“二重唱”是门德尔松自己命名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全曲为再现三部曲式,其中的旋律高声部和中声部采取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好似一对情侣在静夜中柔声细语的交谈。

              

高音声部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作为三连音的高低两个声部由最初的一唱一答合为一体同时唱出,情绪高涨、激昂,像是对甜美爱情的赞美,最后两个声部带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美好的希望渐渐结束。

2 两心相许,两情相悦巴赫:安娜笔记本

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代表,他的作品以严肃的宗教音乐为主,“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等,给人们的印象是严肃的。“十二平均律”让人们对巴赫的音乐贴上了一种理性和充满逻辑性的标签。但其实巴赫的内心还是浪漫的,是一位善于用音乐表白的作曲家。

                          

巴赫与比他小16岁,年仅20的宫廷乐队歌唱演员安娜·玛格达莲娜结婚。安娜是一位好妻子,他们夫妇共生育了13个孩子。巴赫为安娜创作的众多曲目收录在以安娜命名的笔记本中,巴赫的许多最美妙的音乐都是为这个牵系着他一生的大家庭创作的,而这个家的温暖核心就是他的妻子安娜·玛格达莲娜·巴赫。

                

                              笔记本封面

在金字印制的安娜名字的缩写字母A.M.B.的本子里每一页都镶有金边。这个笔记本的乐谱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大部分乐谱由安娜抄写,非常著名的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在其中编号为BWV Anh.114。

这首小步舞曲是大家都熟知的,以G大调的和弦分解开始交替出现在两个声部间,形成了有趣的呼应。这首小步舞曲的两个段落第一段有着大调的明朗,第二段有小调柔和、委婉的色彩。

是不是仿佛看到了300多年前的夜晚,在巴赫的指挥下,安娜把笔记本架在古钢琴上,一家人在教堂宿舍的大屋子里欢快地弹琴唱歌。

见君思君,心悦君兮

3 埃尔加:爱的礼赞

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埃尔加与妻子卡罗琳·罗伯特是相差9岁的姐弟恋,卡罗琳以写诗为乐,两人30年稳定的婚姻生活,让埃尔加毫无后顾之忧地创作。埃尔加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在婚后所作。

这首“爱的礼赞”是埃尔加在1888年7月的旅途中完成的作品,当时两人已经订婚。这首柔美的音乐采用三段体,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主题A由E大调2/4拍的切分音展开,恰似情人缠绵的深情旋律。乐曲的B段转入G大调,在柔和的曲调中加入一丝幽婉的相思情调。

    

这首曲子原名为“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是因为妻子精通德语,曲子中的题词是法文“à Carice”。“Carice”是他未婚妻名字的缩写,也是他们两年后出生的女儿的名字。他曾经说“我希望让音乐说话,让解说消失”,这首“爱的礼赞”便是在他们的爱情中融化开的音乐。

听了三位作曲家的“情歌”,是不是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爱意呢?还有哪些你听过爱意满满的曲子呢?快说给小库听

小库祝大家七夕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