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微考点】018 大气垂直分层

 南亭梦 2020-08-26

01




秒懂“大气垂直分层”

02




学霸笔记

03




考题打卡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 16℃    D. 18℃

5.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6.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考题答案

1.D

【解析】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此时,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此时达到甲地上空附近,丙地上空等温线大致平行,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稳定,所以丙地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

 2.B

【解析】正午前后(12时),即4小时后,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向东移动到乙地上空附近,乙地高空气温下降明显,乙地空气的水汽含量增加,因而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丙地此时大气较稳定,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北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

3.D

【解析】根据图中地形剖面的地表海拔低于500米,大于200米,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海拔高于1000米,华北平原海拔多低于200米。

4..C   

【解析】此类题目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等值线的掌握和应用及简单地理推算能力.从图中看到等值线的等值距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范围(21-23)最小的取值范围(5-7)可以得出温差范围(14-18)

5.B  

【解析】需要仔细看图,提取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资料信息并调动等值线等基础知识回答天气时间变化.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应为最高值多云天低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应该找白天的时间段,白天变化晴天的等值线比多云天密集。C.从正午到午夜的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因为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6.C

【解析】考查热岛效应.首先得搞清什么是热岛效应,就是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最强应该找市中心与郊区温差最大的是,(也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市中心和郊区弯曲度最大的地方)应该为8日22时。


 AUT  UMN 


素材:网络      编发:王纪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