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衔接3 第二章 帮你找回初中基本功
2020-08-26 | 阅:  转:  |  分享 
  
初高中衔接教材

帮你找回初中基本功

语文基础是什么?能不能快速补习提升?成绩差等于基础差?

语文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础体系。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地基建设的高一点。成绩不等同于基础,大可不必因为成绩差而不自信,文学不等于考试。换句话说,无论你成绩如何,你都有自己的语文基本功,有的时候含而不露,有的时候一团乱麻,这一章就是帮你找到线头,理清脉络,建立信心的。请不要退缩,面对过去!

基础知识

我学过些什么呢?我们按照单位由小到大的梳理一下。

1.汉字。读音、含义、书写是我们从小学起的,人人都具有这项基本功。一个汉字可能是多音字,分别有不同的意义,比如“便”。字形方面,汉字“六书”即造字法。包括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转注字和假借字。其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学会了造字法对于参悟汉字的含义非常重要,尤其在古文中更是我们推断字义的手段。

2.词。两个音节的词,四个音节的成语都是词。一个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古代文言文、诗歌中的词是我们背诵过的基础,比如“谪守”“金鳞”,比如“兵”,古代汉语中兵字有“武器、士兵、军队”的不同含义,这叫一词多义,比如“涕”,古代的含义是眼泪,现代的含义是鼻涕,这叫古今异义词。它们的含义是初中考察的重点,如果这一部分有欠缺,补习的方法特别简单。买一本初高中文言文全解参考书,挡上译文,自己口译,有疑惑的部分画上圈,然后对照背下来,5篇之后圈会明显减少,坚持到20篇,你的文言文可以达到中等水平,坚持就是胜利。成语的积累和考察是高中的重要板块,平时看到就记,多翻看成语故事,有能力同学看古文版,一箭双雕。

3.句段。句段的基础在于会分析,能准确表达。这当中涉及难上难的语法,词性、成分、单句、复句、关联词,搭配、顺序、表意、结构,这就涉及到高中的病句题、补写题。具体知识见附录。

4.篇章。阅读和写作是你最骄傲的基础。你能读懂,阅读量充分就是学语文的优势。如果你之前读书少,老师教你两个方法。时间的压力不允许我们每个名著都细读,那么这两个抓手就是你的速食快餐。一就是课文和习题,充分利用好也相当可观;二就是名著导读类书籍,它比简介要丰富,比全书要浓缩,对于提升文学阅读量是个“捷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这样的阅读缺少根基、历练、品味、质感,它势必像我们吃快餐一样营养不良,所以还应该尽可能多读书。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分析、理解、概括、判断、提炼、比较、鉴赏。

写作是从小练到大的,能做到文通自顺,表达得体,感情真挚,描写形象,观点明确就是不错的写作篇章的基础。我们逐一回顾一下。文通字顺是指写出来的句子没有错别字和病句,连贯自然。表达得体是指针对适当的场合、对象,用语得当,尊卑有度,理智谦和,不能过激,不能不敬,不能在写作里全篇大白话,要用书面语。感情真挚要求说心里话,真心话。描写形象要求写人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景有修辞、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轻有重,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是描写的前提。观点明确是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这是高考的重头戏,用论据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过程就是议论说理。

5.标点符号。标点包括标号和点号,我们要知道他们的用法和区别。见附录。

二、基本能力

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具体到实践上,听就是会听课、会听弦外之音,老师讲课要听,但也不是全听,我们不是复读机,什么内容重点听?当然是新课、新知识、梳理知识框架、知识或习题规律。老师说的话都对吗?当然不是。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可以不同意但是要尊重,这时动脑的结果就会反映出来。听老师说了一句话,要能领会其说话的意图和动机,这就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种隐性的知识或没有说透的话也很重要。

说要大胆而谨慎。敢发言,敢提问,敢面对公众表演或演讲。这些看起来都需要勇气,而勇气的实力是信心,你学会了才能有信心。站起来回答问题,站在台上给大家讲,这时候你的身体姿态、语音语调、音量语速、手势语、微笑从容的态度都可以为你加分,多对着镜子练习。抓住可以说的机会,这是对今后人生有益的训练。

读主要是朗读和阅读。朗读是有技巧的,不是拖长音,发音要标准,丹田运气,口张开,抬头挺胸,感情真挚,多模仿,训练技巧。注意回避地方方言口音。建议自己用手机录音,纠正问题。

写包括基础书写书法和写作两个部分。书写规范、工整、美观是高考的加分项,反映在高考试卷上能多出5-8分,如果可以,请持续练字,写楷书。写作不仅是作业和考试的作文,建议同学们记日记随笔,这个不公开的写作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太重要了。写自己所想写,才能灵感不断,文思泉涌,打破写作文艰难的凑齐800字的尴尬境地。

另外,高中的学习还非常需要清晰的逻辑能力,包括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联系能力、全面发展看问题和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等。逻辑性差会限制最终的高度。

三、基础体系

知识不是零散的,它们像树或网形成完整的、互相联系的知识体系,那些你学过的知识都可以在思维导图上表现出来。学会画思维导图,等于会了一半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就是在原本知识树的基础上无限延伸的一种图示,它能把知识之间的关联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体系。



梳理之后,对于自己的语文基础你能有条理的判断了吧,这是大框架的梳理,细致的知识和训练,要在附录里找,坚持学下去。

献花(0)
+1
(本文系胡老师的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