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真题解析《愚公移山》

 小美院艺术史论 2020-08-26

编辑搜图

艺术史论真题解析

编辑搜图

愚公移山

同学们一直很关心清美的史论真题,挡不住大家求知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清美艺术史论校考那些事儿~

清美的艺术史论专业校考分为两个部分:300分的语数外综合测评试卷+100分的作品赏析(鉴赏论文)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还要考文化课?是的,没错,它就是要考,没有为什么,或许就因为它是清华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作品赏析部分,至于文化课呢,大家就....先加油吧(文章末尾有锦囊,请最后领取~)

清美史论改革的第一年,出卷老师选择了耳熟能详的两个作品,《蒙娜丽莎》与《愚公移山》。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经典作品,为何考察达芬奇?

咳咳,因为2016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展出达芬奇的诸多手稿作品,再者此幅作品一般会出现在初中及高中课本上,大家也对它是如雷贯耳了,写起来也没那么费劲不是~

《愚公移山》的出现也可谓合情合理,它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故事性与情节性兼备,颇具时代特点,也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愚公移山》的历史故事以及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徐悲鸿先生曾画过三幅《愚公移山》,均是在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创作的。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

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编辑搜图

1

通过记叙一个年近九十岁的老人带领着子孙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用神力把山移走的故事,反应了人类征服自然,为理想现身的精神。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徐悲鸿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就是《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

尽管这幅画作并非是徐悲鸿的最佳得意之作,但作为他的一种信奉,却是徐悲鸿投入最大热情、倾注最多心血的作品之一。事实上,徐悲鸿几乎终其一生都在颂扬愚公精神。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年代,徐悲鸿与当代许许多多中国艺术家和思想家一样,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大主题下同时也在关注着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文化命题。但独具匠心的是,徐悲鸿对这一命题的关注,没有停在简单的形式语言上,即在绘画风格中谋求所谓的中西合璧,而是朔本清源,回到中国文化生产的价值源头,在那里去寻觅沧桑巨变背后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

愚公移山不移志的故事,不仅可以给当时痛失家园的中国人以力量的填充,同时也能够折射出“洋为中用”背后的文化实质。而徐悲鸿借题发挥,对这个古老神话的再次阐释,无疑也创造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视觉典范。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画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就空间布局,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

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饭,一在运土;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丰富中国绘画的创作,所绘人物、动物,笔墨放纵,形神兼备,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徐悲鸿突破传统绘画的格局,把众多剧烈运动中的人体引入中国画,可以说,这幅画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画家为创作这幅画准备了多年,画了许多精确的人物素描稿,并曾考虑过用油画或壁画的形式表现。该画在构图和笔墨色彩技法上,利用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又融汇了素描的造型准确,以前无古人的独创形式表现了主题。

事实上,艺术史论是一门带有历史特色以及美学修养的门科,它平易近人又神秘莫测,其中深意,只有身在此山中才能领会。

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但你需要一个很好的向导,少走弯路,看更美的风景。专业的小美院,愿意做你通往更高艺术领域的引导者。小美院课程设置请参照下方列表,具体以咨询小美院课程顾问老师为准~

好了,讲完收工,本篇文章解析中国美术作品《愚公移山》,2016年清华史论校考西方作品《蒙娜丽莎》解析请点击今天发的副标题文章“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祝大家七夕快乐,单身狗记得早点回家,在外面容易受到伤害)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美术生实现梦想的唯一方法。

只要你不断学习,持续付出,就一定能考上目标大学。

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妨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任何问题请私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