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语文90秒:蟋蟀,在海峡两岸怎样应和? ——悼念诗人流沙河

 课标网天天语文 2020-08-26

天天语文伴你第243

蟋蟀,在海峡两岸怎样应和? 

——悼念诗人流沙河

1. 1957年,流沙河被错判为“右派”,开除公职,押回老家劳动糊口,前后共十二年。前六年拉大锯,后六年钉包装箱,但是,在这期间他翻译了美国中篇小说《混血儿》,通读了三遍《史记》。

真正的大作家、大诗人,在遭遇各种迫害之际,往往都以如此相似的惊人“行为”来满足人生的精神需求。

2. 1979年流沙河平反复出。1982年,他在诗刊《星星》上开了个专栏,最早介绍台湾现代诗。后来,他把这一系列文章集结出版《台湾诗人十二家》,引起了文坛的轰动。

这样,由于流沙河的推介和欣赏,让大陆千万读者认识了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走向了大陆诗坛,走进了大陆语文教材。

3. 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说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园之思,四年后,又在《蟋蟀吟》中写下“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流沙河读着、读着,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就是那一只蟋蟀》应和,诗句绝妙无比。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生活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沉重的忧思离别之情。

他写道: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4. 这只“蟋蟀”,就这样在海峡两岸“应和”着,造就了一段诗人之间的佳话。

这大概就是“谈笑有鸿儒”现代版的真实写照吧!

【注】流沙河(1931年11月11日~2019年11月23日),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学生的表述,精彩吗?

2

一个大中型图书馆藏书,有多少?

3

“双11”,还是“双十一”?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免费收听、收看、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