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藩司、布政使等)

 文言小小 2020-08-26

《偷桃》本段“(我)童时赴郡试,值春”这里的“郡试”指童生试,是科举时代儒生们进入仕途的第一步。

童生试也叫作童试,是一次考生得以取得生员(也叫秀才)资格的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童生通过了前两关的县试、府试,才能进一步参加院试,院试的录取者称为生员,即秀才。

古代参考考试的学子取得秀才的资格后,可以继续参加乡试,乡试的录取者称为举人,如《儒林外史》中的一段故事“范进中举”,这里的“中举”便是被乡试录取为举人了。

学子取得举人的资格后,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会试的录取者称为贡生或贡士,而后贡生可以继续参加殿试,殿试的录取者则为进士。至此,取得进士资格者,多半可以为官,正式开始自己的仕途之路。

【相似知识点回顾复习】

科举制度相关内容的简表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参加者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生

考中者

秀才/生员

举人

贡生

进士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补充: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另,《偷桃》本段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fān)”,这里的“藩司”指布政使司,官职名词。

明朝,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朝廷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等;清朝沿袭旧的制度,只是布政使司的辖区改称行省。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