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路决定出路”:经常用这三种思维想问题,更容易因祸得福

 琢磨君专栏 2020-08-26

文章作者:琢磨君

什么叫做智慧?今天很多人都在讲智慧,甚至是教他人如何开智慧,比如说鬼谷子谋略。其实,智慧没有那么神秘,它就是一种思路,一种思想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指你是怎么想的。而你的思路,就是代表你的智慧,更影响着你的人生福祸。

正如《左传》所云:福祸无门,为人自召,你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对应着各种好坏结果。如何拥有正确的思路,获取真正的人生智慧呢?以下三种思路以供大家参考,可以帮助大家因祸得福。

01思路一:少抱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如果现实不如人意,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多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现在的人往往都是“能动不能静”,所以根本没有智慧去处理事情。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尽力使自己的心灵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们便可从中悟道。

儒释道三家也都认可“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可惜现代人很浮躁,遇到烦心事,总是喜欢怨天尤人,感觉整个社会都不对,只有自己是对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又怎么样呢?最后受罪的也是你自己!

表面上看,是人们喜欢怨天尤人;真正深层次看,其实是人们私心太重,太自私了,个人主义高涨,只能想到自己,很少想到他人。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少抱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更容易解决问题,最后因祸得福。

02思路二:豁达点,人生哪有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是在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楹联,非常具有禅意,也是告诫人们要豁达乐观点,要学会看淡名利、看淡荣辱功过。就如《三国演义》开头曲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人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而且,人生中99%的烦恼并不会发生,正如陆游所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却对孔子说: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

我们的很多困惑都是来自于心魔:我们所有的压力,是因为太想要了;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太较真儿了。有的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完全尽如人意,不能如我们的心愿,就想开点,坦然接受。其实,这也是老天在提醒我们,我们某些地方错了,该拐弯儿了,变则通。

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文人才士,他们的志向各不相同,但是豁达光明的心胸却大致相当。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到大磨难的时候,把心放得下,养得灵,有乐观的心胸,坦荡的意境。所以说,遇事豁达点,或许更容易“柳暗花明又一村”。

03思路三:积极乐观,坏事可以变好事。

老子《道德经》中有句智慧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告诉大家不要着急,不要悲观,因为福与祸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好事可以成为坏事,坏事可以成为好事。

凡是碰到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是灾祸),我们都要感谢老天,因为老天在帮我们忙,给我们快速成长进步的机会。人生,吃苦就是吃补,补德行和能力,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老天是很公平的,他会给每个人机会,就看我们能够积极乐观去看待。如果我们认真去领悟,就会发现“存在即合理”,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都可以磨练我们成长与进步。

心态决定命运,如果我们好好在诸多杂事中修炼自我,就会发现好事越来越多,世界如此美好。但如果我们天天抱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就会产生坏的心理暗示,以及负面的吸引力法则,最后变成越来越倒霉。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若能积极乐观,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样。

04结束语

人生总是有高有低的,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没有碰到挫折和磨难,是长不大的。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所以我们不要怕挫折,不要怕苦恼,更是要以积极心态来接受生活的磨练,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

你的思路,就代表你的智慧:以上三种思路可以帮助你拥有智慧。一个人经常用这三种思维想问题,更容易因祸得福。朋友们,您身上具备以上三种思维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