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气之夜】LNG的未来与多用途利用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特邀嘉宾介绍】

黄庆,安迅思中国燃气产业链信息总监。11年中国燃气市场信息和咨询经验,对中国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城市燃气、非常规天然气市场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咨询经验。曾主导并参与多个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委托的调研项目,涉及领域覆盖燃气生产、仓储、供需平衡与预测等。

【论坛讨论实录】

黄庆:我先做个调研,中国十三五的天然气消费计划量仍然保持3600亿不变,大家认为可能实现吗?A)可以实现; B) 只能3200-3300亿;C)3000亿左右;

(大多数人选择A)

为什么在讲LNG利用之前,要先说说天然气呢,因为LNG是其中的一部分,天然气的发展自然影响LNG的发展;选A的这么多,说明大家对天然气的热忱不变,对行业的信心不变,对国家政策的期待不变;尽管短期内,我们也面临着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果按照现有的政策环境和油价环境,我认为3600亿,其实是很难达到的;目前的天然气行业正遭遇着消费激增过程中的尴尬期,如果要达到3600亿,需要很多条件,政策,投资,环境,心态……从政策的角度,我们应该相信,会出台更多有利的政策来扶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但时间出台的快慢和有效性,将决定十三五的目标。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LNG液态市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己我们业者对政策的影响,可谓是相辅相成;除了政策,还有很多因素在控制着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始终认为,现在的阶段依然离不开政策!

据我们ICIS的统计,其实国内槽批市场的发展还是非常可观增长的,同比增速能达到27%;这说明这个行业的消费依然处在上升通道,但是为什么行业又觉得矛盾痛苦呢?因为我们的利润周期并不理想!甚至一些板块处在利润的低洼中……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的行业从业者们,应该共同来思考一些问题:

首先,LNG利用的几个方向,车,船,发电,工业,城燃,我们应该发展哪些板块?对社会带来哪些价值?对企业带来哪些价值?对行业带来哪些价值?这些价值是否能支持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扶持政策;


 

其次,在上图中的新的生命周期,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抓住哪些机遇?规避哪些风险?

最后,我想说,这不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产业,但是企业如何更好的拓展市场?创收盈利?如何做好你的投资规划?如何利用平台效应和周边效应?如何合作共赢?这也是切实放在大家面前的问题!

 

从上图中可知车用和煤改气,很明显是LNG利用的最大赢家,而未来,这两驾马车依然会当仁不让,但是我们也可以关注新的利用点,比如分布式发电和船用市场的发展,而如何利用,怎么利用,怎么共赢,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也进一步解决行业发展的问题。6月2日,北京召开了天然气利用闭门会议,明确的提到了液态市场的发展,这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应用一:车用

CNG确实会遭遇电动车的替代,但是LNG是短期瓶颈,也许这恰恰是部分区域、部分企业的机会;而且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相关政策的出台,替煤代油是整个产业的大趋势;

应用二:冷能

在适当的环境中,冷能是比较合适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际惯用的;

应用三: 分布式

燃气价格具体要和当地燃气公司协商,对燃气公司而言,一定程度上的增加用气量对他们来讲在价格上是有让步的空间,并且有些地方为发展分布式(如上海),会给予分布式优惠气价;

应用四: 燃气发电

相对目前电网,特高压就是损失小,也就是效率高,结果就是终端电价低,应该会对燃气发电有影响。但这是相辅相成的,特高压最终的源头还是煤炭,最终还是得回归到清洁能源的问题,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未来会发展智慧能源,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我会参与课题,有新的进展,我愿意跟大家分享。

总之,LNG的前景与相关产业都是关联的,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发展,LNG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相关连接】

“十三五”天然气消费,增长难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作者:鲁东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