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气之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该不该发展?如何发展?(第110期)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7

28

全文约51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专注于天然气领域政策与法律的公号,已通过微信原创和赞赏认证。

点击标题下方“天然气与法律”(蓝色字体),和3.7万+业内同行一起关注。

精彩回顾:

【巨献】1-100期“天然气之夜”论坛集锦(百期精华,一网打尽)

【天然气之夜】第101期:2018年天然气行业的那些大事暨储气库热点讨论

【天然气之夜】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在即,对下游市场影响几何?(第102期)

【天然气之夜】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的加氢站技术与相关产品研究(第103期)

【天然气之夜】第104期:如何建立天然气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天然气之夜】第105期:如规范燃气工程安装费后,城燃新的利润增长点将路在何方?

【天然气之夜】第106期:改革之下,LNG的不确定性?

【天然气之夜】燃气工程安装费实行地方政府定价,对燃气经营企业、用户有何影响?(第107期)

【天然气之夜】第108期:从山西规范燃气安装费看行业影响(含部分地区初装费价格梳理)

【天然气之夜】我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燃气沉浮录(第109期)

编者按: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食品烹饪,到汽车燃料,或者取暖制冷,都离不开天然气身影。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促进协调稳定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提高天然气在燃气发电领域应用有助于推进我国能源消费革命。为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利用。自2017年“气荒”以来,在天然气供应总体偏紧情况下,业界关于燃气发电,尤其是天然气热电联产的争议甚嚣尘上。是否有必要发展燃气发电、天然气热电联产又该如何发展?

本周四(2019年7月25日)晚8点,天然气行业微信群和江苏科信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第110期“天然气之夜”空中论坛,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论坛主持人肖皖林,记录整理:王佳瑜

(群友讨论看法,不代表本公号观点)

主要精华讨论如下:

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天然气发电的相关政策。

(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国气电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装机规模相当于“五年翻一番”。

(二)《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气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三)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2018年,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等可中断用户,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化工项目。

二、各地也相继出台关于利好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政策。

(一)2018年底,河南省出台政策:除供热机组外,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2020年全部关停淘汰。

(二)2019年初,江苏公布72台煤电机组淘汰任务表、新疆明确2019煤电淘汰落后产能标准。

(三)2019年中,广东调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三、天然气发电优劣势对比

(一)天然气发电优势

1、网友认为,热电联产是解决北方城市冬季供热的最佳方案,不用天然气的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突出,以及供需缺口下的价格问题——天然气发电成本下不了跟天然气价格有直接关系。

2、天然气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燃料,清洁、便捷、优质。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在冬季供热没有什么不好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天然气短缺导致不够用和价格太高导致用不起。

3、天然气电厂单位造价较低,从前几年数据看,天然气电厂单位静态投资取3300元/千瓦,燃煤电厂的单位静态投资取4000元/千瓦。

4、行业依托存量规模实现既定增长目标难度巨大。当前国际贸易态势比较复杂,未来可能形成多个地区型合作组织,因此建立地区定价主导权极可能实现,抑制天然气亚洲溢价是当前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目标,下游项目经济性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5、气电及分布式多联供是推动行业迭代及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6、美国液及气电设备都有助于降低贸易逆差,不清楚川普到底是如何考虑的,建议上海的行业同仁月底把该建议转达给贸易谈判代表。

7、天然气发电虽然称不上“完美清洁”,但与燃煤对比,有明显的环保优势。(1)与传统火电相比,天然气发电较燃煤发电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足燃煤电厂的一半,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燃煤电厂的10%,SO2和烟尘排放几乎为零,环保优势突出。煤改气不能一刀切,现在提倡清洁煤供热也不能一刀切,能源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出路。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是方向。清洁煤供热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2017煤改气为什么保持一刀切的高压态势,就是因为燃煤引起雾霾肆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煤炭清洁化技术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能吗?

(2)天然气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开采等环节其实也不是完美的所谓清洁,大量推燃气可能对环境会产生一定次生风险,原因是燃气在燃烧中会产生一定氮氧化物。工业锅炉排污系数中的氮氧化物指标高达3400.46kg/1^6m^3天然气,生活燃具则为1843.246kg/1^6m^3天然气。不仅如此,一些燃气锅炉烟气的排放还需要过氨水中和。尽管如此,天然气燃烧与煤、目前的油品比较,相对而言还是清洁的。

(二)天然气发电劣势

1、将天然气用来发电,冬季供热再煤改电,图个什么?

2、在我国天然气发电成本肯定比煤电高。按照目前9F级联合循环(单台装机500MW)考虑,每方气发5度电,如果天然气价格2.0元/立方米测算,度电成本中仅燃气成本就在0.4元以上;与水电成本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四、是否还有必要发展天然气发电、供热呢?

有网友认为,天然气热电联产与其他能源比,价格是一块短板,但其存在有其必要性,且并非无利可图,从长远看,未来可期。但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很多行业对气价都敏感,原因在于国内政策左右不了国际油价,而国际油价又影响国际天然气价格。

认为应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的网友表示:

(一)冬季北方供暖、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蒸汽是实际问题,难道每个企业自建燃气锅炉吗?靠什么来解决供热问题?水电再经济显然也解决不了问题。

(二)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我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以及工业余热供暖、生物质供暖、太阳能供暖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能够承担供暖主力作用?天然气价格低于二块以下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性,赚钱分布式项目还是有的。正因为虑及天然气发电的环保效益、国家才給予电厂补贴。

(三)比较韩国和日本,国民收入低和生产制造业附加值低决定了中国大多数区域承受不了天然气发电的价格,今后产业升级了,说不定有一定发展,比如,苏南有些园区的热价可以卖到360一蒸吨,这个价格就可以支撑燃气发电,因为他们的产业类似于日韩的高精技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高,对于热价不是太敏感。

(四)天然气热电联产作为一个能源充分利用和能源互补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天然气公司买气发电有利可图,但前提是需要电力公司不直接进入燃气市场。

(五)热电联产是分布式能源的核心部分,不提倡热电联产就等于不要搞分布式能源了。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认为:

(一)任何东西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可替代性,如燃气发电,产物是电,还有余热去解决供热,还有环境效应。气电对电、热的贡献度都很低,环境效益也一般,在既有燃气资源情况下,应优先替代直接燃烧利用领域的一次能源,如居民生活,工业燃烧,供热等。燃气发电是天然气消费的奢侈消费,应往后放放。比如粮食还不够吃,非要用它去酿酒,没必要。

(二)天然气作为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即:电力系统调峰。我国就应该将有限的天然气资源用在其他能源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即为电力系统调峰。天然气是宝贝,应该用在‘刀刃上’。反之,天然气用作热电联产,就丧失了调节能力。

(三)很多地方天然气常规用途供应还不足,常规用气还在闹气慌,发电及发电调峰以及供热也有其它办法解决,没必要非要发展气电和其它用气需求抢气。而且2018年7月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关于三年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计划已明确暂停有关燃气发电和燃气热电联产项目,“该不该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这个议题,过几年再讨论也不迟。原因在于:

1、站在国网公司角度:我不缺电,也不关注你的电是怎么来的,但是,靠你调峰靠谱吗?上网电价你不要找别人补贴你能接受吗?给我个必须用你的理由!

2、站在电用户角度:我不管你电是怎么来的,电价和稳定性能不能让我脱离国网公司?给我个保证可以吗?

3、站在政府、行业数字统计角度,燃气发电和燃气热电联产一定是提高天然气一次能源占比的有效手段。

4、站在燃气发电企业角度:企业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导和支持,以及当期简单算  账的合理性。谁能给我1.5/立方米以下的气,国网能保持6毛7以上的上网电价,或周边有企业长期要用我的电,我就可能搞,否则观望并等上述机会。

5、站在政府角度:燃气发电企业的燃气卖不掉,就近发电,还能卖掉电,对企业而言还合算,不需要政府帮企业卖气,也不要补贴,企业就可以随便搞发电项目,但是不要让我帮你协调上网,协调电价补贴,因为你的发电能力占比、电价、调峰能力等国网公司都不太认可。

6、站在供气企业角度:谁要气都欢迎,发电或干嘛都可以,但是你能全年均衡使用吗?特别夏天能不能帮忙多用点!国网让你发几千个小时的电?冬天我卖给别人的气3块多,你要吗?

7、站在发电设备厂家和工程商的角度:发电挣不挣钱和我没关系,我就一次性就要这么多钱,其它商务模式都不认,你算你的帐就行。

8、电已不是稀缺产品,燃气发电是必须的吗?燃煤热电,风电,水电开工都不太足,干嘛还非要燃气发电?非要用气电调峰?天然气是最清洁的一次化石能源,其它用途开发到位没有?是不是多到必须靠发电去消化?燃气发电或燃气热电联产总得能效比是不是比其它利用方式高?天然气可以在发电以外其它应用领域替代燃煤,石油。用燃气发电的用气强度可以解决更多其它领域清洁能源替代问题。

五、哪些区域适合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或者分布式项目?

(一)热电联产或与分布式能源适合北方城镇冬季供热,有热负荷的工业园区。

(二)燃气发电、分布式、热电联产等就应该要求经济发达地区或用能形式丰富的局部地区上马。

(三)秦岭淮河以南有没有必要发展热电联产项目?长江流域冬季湿冷天然气,现在也有不少城市城区在提倡集中供暖,天然气热电联产或者分布式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六、浙江、新疆、河南等多地出台政策关停煤电机组,这些煤电机组关停后,涉及到热电的话,如何考虑替代?

部分网友认为燃气热电成本较高的观点,但也有网友指出:用户用壁挂炉供暖成本也不低,不解决户间传热,壁挂炉在南北方供热成本都差不多,热损太大。既有建筑的户间传热,不好处理。又有网友指出,节能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建筑方式,已经有建成的建筑。但也有网友认为:节能建筑的技术方案都没有问题,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难以实现的,不过作为刺激投资倒是一个途径。我们有很多节能示范建筑,能效高、用能少,但也仅是试验产品,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七、对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影响:不少天然气发电业务中,上游供气单位和城燃会对特许经营权争议较大,天然气热电项目的供气管线应该由谁投资、建设及运营,是否涉及特许经营权?

这个对行业相关性较大,涉及到各自利益。凡是干扰特许经营权的“点供”、分布式等都会造成行业总体成本上升。“点供”、分布式等在现有的气价基础,本身并不具有经济性,如“点供”主要是牺牲了安全技术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恶性低价竞争;多数分布式就是补贴经济,各公司又为了市场或形象等投资分布式,造成投资沉没。行业要发展,上中下游及消费者四位一体利益要均衡,利用垄断和特许权只顾自己的单方利益,而把一切不合理的费用最终转嫁给消费者,总有一天会被消费者摒弃。

八、关于核准与开口手续:发电项目的管线是高压或者次高压专线,和发电项目打包一起在省发改委核准,是否可以单独对外开口供气?

天然气管线不是必须跟电厂打包给发改委核准,不涉及到跨市域的管线本市即可核准。核准燃气发电的前提条件是落实好气源气量开口阀室或者分输站等上游,这个工作可以跟电厂核准同步做,区别在于管道由谁来主导开口核准。上游也觊觎这一块利益,动辄几千万、几亿方年用气量,没有想法不正常。

九、对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的思考

(一)技术上能否实现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稳定的,成本可接受的气源

(三)稳定的,售价可接受的用户

(四)政策推动和相关部门与企业的配合

结语:天然气发电有其优势,未来经济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环保要求更严的时候,也许会获得更大更好发展。行业要想取得发展,还得靠天然气行业各位同仁继续一起努力。

坚持发文不易,看完右下角在看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