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猫族当心!常熬夜=玩命,早死风险提高10%!

 解螺旋 2020-08-27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漫漫长夜,何以解忧?唯有网络,能解吾心。身为一名资深熬夜修仙党,给其一个手机,就能玩到通宵,一个不小心天就亮了。睡觉?不存在的。虽然困意一直都在,但熬夜这个戒不掉的瘾,始终让人欲罢不能。

尽管熬夜伤身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现阶段仍有越来越多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夜猫子一组,对他们而言,熬夜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以及美国西北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发表于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期刊的研究首次关注熬夜的死亡风险,搬出铁证证实熬夜是真的可以杀人的,它不仅使人极易失去盛世美颜,更会使的身体变得倍儿弱,让早死的风险高达10%

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43万名年龄介乎38岁至73岁的英国用户的数据,并对这些人的健康状况、是否死亡及死因进行了平均时间长达6年半的跟踪。而研究期间出现的1.05万宗死亡案例中,近两成死因是心脏病病发,其中常熬夜的人死亡率较作息正常人要高出10%。研究者表示,如果把基数扩大至国家人口水平,则整体死亡人数会非常惊人。

该研究还显示,“夜猫子”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疾病和精神疾病,也可能因为没有充足运动和睡眠,使得生物钟与社会不同步,而为了配合社会习惯导致他们长期面临着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比较容易吸烟、饮酒甚至吸食毒品等,进而对身体造成损害,提高早死的几率。因而该研究团队也建议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要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环境步调。

生物钟——睡觉首选时间类型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自身偏好的睡觉最佳时间,即生物钟,一般可分为三类:“晨型人”(morningness)或“早起鸟”(lark),“夜型人”(eveningness)或“夜猫子”(owl),同时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当这些生物钟与社会不同步的人会发生什么。

2017年在PLOS One 中的一项研究对53689位美国人在夜间中途休息的时间(mid-sleep)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约0.2% 的成年人患有延迟睡眠障碍,即在凌晨3点前处于失眠状态。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更常见,他们的生物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

此外,研究发现生物钟会受到基因的影响,而且很难被改变。如果你不是“早起鸟”,那么你很可能永远都不会转变为一个“早起鸟”,至少在衰老到来之前生物钟不会发生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钟会促使人们醒的越来越早。

而无论你是那种时间型,每晚都会需要七个或更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因而夜猫子不一定会比早起鸟睡更多的时间。

为何有人偏爱晚睡,生物钟告知答案

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器官管弦乐队,每个器官都提供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能。其中,昼夜节律——生物钟,就是这个乐队的总指挥。

关于昼夜节律系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是仅在人们困倦的时候对身体进行控制。宾夕法尼亚大学睡眠研究员兼临床医生Philip Gehrman表示,身体中的每种神经递质、激素和化学物质都会随着日常节律而循环变化。“不仅仅是人类,就连单细胞生物也遵循昼夜节律,它似乎是生活的基本属性。”

人类的身体在这个紧凑的时间表的安排下,会努力试图跟上人们的行动。因为人们通常会在起床后吃早餐,所以机体会在早上分泌最多的胰岛素 ,甚至在吃早餐之前就已经分泌好了,这样会更有效率。而对于夜猫子而言,昼夜节律系统控制的一切都是延迟且不同步的。

实质上,身体的生物钟并不是完全按照24小时的周期运行,Gehrman解释说,它更接近24.3小时。所以身体生物钟每天都需要稍微后退一点,以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太阳会处理这一点。暴露在明亮的光线下可刺激大脑的主时钟——视交叉上核 ——来恢复这些时间。就夜猫子而言,有些事情可能会阻碍这个重新设定的过程。

视交叉上核是身体的主时钟,但并不是唯一的。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时钟基因,就像整个身体一样,细胞的新陈代谢也被安排有效率的进行着。生物钟基因调节细胞中所有其他基因的5%至20% 之间的表达。

这些基因的作用被认为反馈到身体的主钟,并帮助设定其时间。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基因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动物早期或晚期的节奏,并开始 识别导致人类相同效果的基因 。

夜猫子也有可能拥有 比平均时间更长的身体时钟 ,而这就意味着视交叉上核必须更努力地进行调整。当它不能重新调整时,睡眠时间就会推迟到晚上。夜猫子也可能对夜间暴露的光线更为敏感。通常一天任何时候的明亮光线都会告诉人类的身体,是时候醒过来的。而现在来自电脑和电视的光线会推动一些晚睡的人群保持清醒。

当然,真正的答案可能是上述三个原因的结合——也许还有些原因有待发现。

睡眠不同步会损害身体健康

当人体的生物钟与社会不同步时,就会产生社会时差 。试想想周一早上的感受,在周末睡懒觉后,则必须提前几个小时起床,而这就像跳到一个新的时区。如果你每天都有这种经历,它会给身体带来压力,进而会损害健康。

在一项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中,24名健康受试者的睡眠时间每天转变1小时(模拟时差),在三周试验后开始显示前驱糖尿病 ,他们的静息代谢率下降了8%。而且即使活动或食物摄入量没有变化,一年内体重仍会增加到12.5磅。该研究成果于2012年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当人们遇到社交时差时,他们经常会在周末补上睡眠债,但这仍会让身体感到不舒服,也会让周一的早期变得更加困难。

2012年,欧洲的研究人员分析 了一个65000欧洲人的自我报告数据,发现“社会时差显著增加了超重群体参与者的可能性”。还有一些相关研究表明,晚睡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他们更有可能从事类似吸烟等损害身体的行为。

但这些研究的结论并不是说睡眠时间偏好性本身会导致这些负面结果,而是一种不匹配的时间类型和日程安排会导致身体会遭受损伤。

2015年一项针对 447名中年成年人睡眠的研究也发现了这种令人担忧的模式,研究发现社会时差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前兆)相关,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更高,腰围更高以及体重指数更高。这种相关性即使在调整了诸如锻炼、吸烟和饮酒等行为后仍然存在。

研究者Patricia Wong表示,让工作尽可能匹配人体的生物钟大致是对人体最理想的一种状态了。而让夜猫子早起,往往会让他们遭受双重打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时钟与社会并不同步,而且他们也会因失眠而处于焦虑的状态。研究已经证实,短时间睡眠似乎是心脏病、代谢紊乱 、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and-health/2018/4/16/17233860/night-owl-chronobiology-sleeping-late-health-risk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