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集萃】平凉方言

 陇原秋雨 2020-08-27

平凉自古作为边塞要地,历史上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异,加之平凉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从西域来的少数民族、阿拉伯客商常在这里落脚,有些人还留下来在此定居。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以及元、明、清时期各地驻军屯扎平凉,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各族人民世代相处,平凉方言逐渐吸收了一些外来民族的词语,有些在共同使用中流传了下来。

平凉方言博大精深,现存口头语言中不但保留了古汉语中的雅言,而且在几千年的各民族大融合中,陆续继承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如:褡裢来自蒙语,麻食来自波斯语“乌麻什”,麻达、颇烦来自维语等。又如,平凉方言中常见的形容词“胡拉海”、“可利马嚓”、“胡求马嚓”、“扑稀来亥”、“日渎来亥”、“二不拉叽”等等都是古匈奴语音译词。

其中以‘吃了五花想六花’与‘难挖’,流传最广。吃了五花想六花,是流传于甘肃平凉崆峒区、泾川、华亭、灵台等地的一句俗语。据半瓶子考证,其意大致为:形容某一个人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时,常常爱用“吃了五花想六花”(有些县域叫“吃了五谷想六谷”)这句话。“五花”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所开的花,泛指粮食作物。“六花”指五谷以外的瓜果、蔬菜等食物的花。

而‘难挖’一词的由来,据长期从事平凉民俗研究的茹坚先生分析,“难挖”一词是纯粹的汉语言。“难挖”,或许它的来历和某种劳动情景有关。难:困难;挖,挖掘;很困难的挖掘。状物、喻人时代指其“不开化、顽固、瓷实”。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很难挖开”。“难挖”也称“难挖的”,意为:瓷瓷猥猥不豪爽或不干脆。即: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人。

上世纪人们生活物资匮乏,饮食贫乏单调,能吃上五谷就心满意足了,吃上“六花”就有点异想天开,故有“吃了五花想六花”这句俗语。假如用文气、明了的说法可解释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等等吧。

古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吃了五花想六花的人不光是甘肃人平凉人,可以说这个欲望遍布整个生物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不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只要有生命的东西,他(它)都会吃着五花想六花。生物学家管它叫:生物的本能。

对此,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生物,人这种高级动物的心更“花”一些,我们不光要吃好,还要穿好,睡好,耍好。从正面角度讲,这种本能驱使我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抑或自个努力工作大展雄才得到重用获得权利,再娶个老婆成个家,老婆娃娃热炕头,倭也!

从负面说,这个“花心”怂恿着我们不顾头耻,不讲情意,不守道德,不尊人伦,不怕法律,瓜不痴痴,二不拉叽,没眉没眼的弄出一些麻达、麻眼事来,如诈骗、抢劫、盗窃,不择手段给自己寻“六花”。

当然,人的“吃了五花想六花”的欲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家庭、社会环境熏染所形成的。生活在各个社会层面上的平凉人以及芸芸众生,包括“半瓶子”在内,我想没有几个人敢说自个“六根清静”,不爱钱财,不想美人,不渴望当大官挣大钱的。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拍着腔子说硬话:我一顿喋一碗洋芋菜俩蒸馍就很满福了,不想大鱼大肉,不念山珍海味,不羡慕人家住大套房子,不眼红别人老婆如花似玉……我想,这样的人这世上不会有的,既是有,他(她)要么差成,要么缺心眼。

其实,“半瓶子”说了半天的“吃了五花想六花”就是俩字:贪念!尽管有人说,贪念是可以控制,也是可以慢慢消除的。我以为,能像古人说的那样“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确实很难。但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正确对待生活,稍微把名利看轻一点,把心放大一点,即就是还在“吃了五花想六花”,只要不出大格,出大圈,想想有何妨。

下面再回过头说说这个‘难挖’,举例说,你找某人借钱,他不说不借,也不说借,而是找了一大堆理由和借口。此时,你就会心想:“借还是不借,不就一句话的事嘛,还给人绕啥五子呢,这个人真是难挖得很!”

瓷瓷猥猥的暮囊人固然不丈夫,给人感觉确实比较难挖。至于不豪爽不干脆的人也被列入难挖人之列,就多少有点主观意念在作怪。“半瓶子”有时候也很难挖,就是说显得不那么豪爽,也不那么干脆,但这并非我一贯的作风,而是因人因事而异。遇到不瓷猥且豪爽又干脆的攒劲人,我自然也就不难挖。倘若遇到瓷瓷猥猥不豪爽或不干脆的人,我自然就会很难挖。

难挖是攒劲的反义词。

也就是说,相比做事干散有情有义人缘极好的攒劲人,难挖的人是不受欢迎的麻念人。

其实,“半瓶子”和所有平凉人一样,对于所谓难挖人的理解,也多多少少有点“主观因素”在里面,不可避免会从个人好恶出发,戴上“有色眼镜”去评论一个自认为有种种缺陷的人或事,假如不遂己愿,不顺己心,很有可能就会把人家纳入到难挖人行列。究竟谁才是难挖人?我想在一万个人心里嘴里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答案。可是,其实质却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难挖的人多为做事不靓活、条条框框多、优柔寡断、啬皮、胡倨的人……

当然,难挖也可以被解读为:不开窍,没眼色,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软硬不吃以及影射为顽固不化等等。

不过,凡事都是相对的,难挖人也不是事事处处绝对的难挖。譬如,你去某单位办事,工作人员正好为晋升工资或职位竞聘没遂意颇烦着,原先干事可里马嚓手脚麻利的他(她),办事效率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故意暮暮囊囊,磨磨蹭蹭,不给你好脸色,不给你好声气,甚至会故意刁难你。你着急上火了可能就会暗暗骂他(她)一句:这娃真是难挖!

同样,有些人是天生的犟脾气,干事说话一板一眼,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更不看人面,只看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的面,按下数办事。这样的人,也被一些平凉人称为“难挖人”。不过,现在这样的“难挖人”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推诿扯皮踢皮球,瓷瓷猥猥不办事,就算你好话哄着,好烟好酒敬着,好饭好菜招呼着,他照样会拿着架子,挺着腔子,装得像个大尾巴狼,其实不过就是一只“夜鳖狐”。按照咱平凉老百姓的话说:要吃要喝要拿你言传撒,不要给人一个尿壶尿不满,不知道你的深浅,这样的人太难挖咧。

有人说,难挖人是天生的,我看不尽然。依照“半瓶子”的观察了解,所谓的难挖人,在张三面前也许他很难挖,可在李四面前他却很攒劲。也就是说,他之所以在你面前表现得很难挖,是因为他不在乎你说他难挖。换个环境,换个对象,他其实一点也不难挖。

因此,在我们的朋友、同事、熟人中,绝对难挖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攒劲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关键看谁认为他(她)难挖,谁认为他(她)攒劲。

不是有那么一首歌诀唱道: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到那时,关于这个‘吃了五花想六花’与‘难挖’,恐怕只是过眼云烟,什么都是空。不论在世时有多么的‘难挖’或者是‘吃五花想六花’,到这个时侯还有何意义,不过是尘埃落定,两手空空的来,两手空空走……

作者简介

秦玉龙,号半瓶子,笔名花满楼,头条号原创作者,甘肃平凉日报社《平凉周刊》主编,网络名博、专栏作者。从业20余载,坚持说人话,写人事,做一个有人情味的记者。

~欢迎点赞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