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司营收近10亿,这位80后创业者选择“从头再来”

 小饭桌 2020-08-27


*本文版权属于小饭桌,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小饭桌新媒体主编 袭祥德

见到李涛的时候,他已经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没有了专车接送,没有了周末休息,二次创业让他充满着兴奋,也有某种恐惧。

“从成功的传统企业老板,进入到一个暗无天日的创业当中,我内心问了自己很多遍。”轻医美品牌德尔美客创始人李涛告诉小饭桌。

虽然出身贫苦,现在的李涛却不是屌丝。在传统医美行业,李涛创立的薇凯国际很知名,营收接近10亿,每年服务三四千名客户。

但他发现,这种传统的整形美容机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
  • 一方面,微商、上门美容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形态的对手在蚕食传统美容连锁行业的市场份额;

  • 另一方面,医疗美容行业的主流人群,已经从50、60后转向80、90后,这个群体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线下的医美却还遵循着传统打法,导致到店率越来越低。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医美行业很混乱,水平参差不齐,充斥各种医疗纠纷。在医美行业11年的李涛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有300多万美容院,从业人口几千万,未来会消失90%,不消失也得转型。” 李涛说,美容行业依然没有被互联网所改变,这恰恰是机会。

今年6月,李涛注册成立了新公司德尔美客,决心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一家轻医美品牌。11月,德尔美客获得了洪泰基金的天使轮投资。

“德尔美客属于携程+如家模式,把线下好的美容院整合起来,它来进行流量分发,进行统一的品牌、采购和服务提供。”洪泰基金投资经理殷鹏对小饭桌表示。

李涛并不缺钱,引入洪泰基金看重的是其所能调动的资源。洪泰基金合伙人盛希泰则主要看重李涛的行业资历、学习能力和足够勤奋,“如果这个行业谁能够做成这件事,李涛必是其中之一。”盛希泰说。

“熊孩子”的逆袭

李涛的故事特别励志。这位80后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 那里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

+

德尔美客创始人李涛

“大眼睛”苏明娟跟他一个村,却远比李涛幸运。由于贫困,李涛读到初二辍学了,“下大雪穿的裤子都是破的,经常半个月有油吃,半个月没油吃。”李涛说,自己从小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想家里好过一点。

李涛父亲曾经长时间离家,一度让他成为“被嘲笑的人”。为了给母亲治病,李涛十几岁开始打工,挑过砖头,做过生产线工人,做过五金、车床,还做过月饼。

渴望被尊重,渴望养家糊口的李涛为了生存足够努力。按照他的话说,要从最底层向上走,没有关系、没有学问,只能玩命。

几年后,李涛被一家餐饮公司外派到南京,结果服务的公司倒闭了,身无分文的他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被三家公司入取:一家电子公司、一家饭店、一家化妆品代理商。由于包吃包住有提成,他选了最后一家,也误打误撞进入了美容行业。

李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很强,在美容行业他做过主持人,做过讲师、营销策划、促销员,“事实告诉我多干活有好处,学到更多东西,老板也更愿意让你尝试更多,也积累了大量老客户。”

在美容行业做了几年后,李涛曾有过一次短暂创业:
  • 他拉着上一家公司的许多同事出来,创立了一家销售抗衰老产品的公司,但很快所有跟他出来创业的人都离他而去。

  • 公司关了。李涛想不明白,就找每个人吃饭聊天,有一位喝多了告诉他,当老板后他变了,听不进去建议,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我是老板还是你是老板,到底谁说了算?

  • “长达二十多年生活在最底层,从来没有想到哪天能当老板,不管大小是个老板,当时就有点趾高气扬了。“李涛说,他第一次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

重新做回促销员,李涛在广州参加一次美业活动的时候,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当时那个女孩是开美容院的,李涛是往美容院卖货的。一二来去,两人几乎一见钟情很快组建了家庭。2008年,夫妻二人在上海成立了薇凯国际,主要做高端的整形美容。

作为一个新进入者,李涛做出了两个关键决策:一是非对称模式,他们的店在上海,但不做上海客户,而是在全国成立27个办事处,发展、运营和服务外地客户,让他们到上海做美容;二是全球联合会诊,聘请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专家为单个客户联合会诊。

非对称模式
全球联合会诊
And

李涛发现,这个行业用心的话,真是非常容易赚钱。李涛个人最高成单纪录是2300万,他还有一个纪录是,一天见了13个客人成交13个,最小的客单价95万。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高端人士,很舍得为自己花钱,每年在薇凯花千八百万的也大有人在。

成立第三年的时候,薇凯国际以900平米的营业面积获得了3.8亿元的销售额,成长速度惊人。销售额一年比一年增加,很快向10亿元的目标而去,但李涛也发现这个行业的危机在悄悄来临。

他认为必须得考虑,要不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年轻人不再好“忽悠”

按照正常的逻辑,在上海发迹之后的李涛,只要如法炮制,在全国各地开分院,那基本上就可以在家数钱了。

李涛并不想这么干。这是因为,高端整形美容领域的专家是有限甚至稀缺的,规模的天花板很明显,除非以降低品质为代价,而这也正是这个行业名声不好的原因。

“这个行业太容易赚钱了,做着做着就偏离初心了,他是已经赚过钱了。对钱的欲望没有那么强了,所以希望做出改变。”殷鹏在做竞调的时候,曾与李涛多次深聊。

当然,这并不是真相的全部。事实上,如果李涛不变,这个行业就要发生大的变化。

多年来,美容行业被区分为生活美容医疗美容两个领域。生活美容,顾名思义,就是用化妆品、保健品及各种非医疗器械对人体进行保养和护理,遍布大街小巷的女性美容院多属此列。

由于房租成本、人力成本攀升,线下美容院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核心原因是,80、90后这代年轻人比过去老一辈知识水平提高,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的作用下逐步消失。

电商发展速度很快,只要美容店里有卖的产品网络上全有卖,顾客只要在网上买一个比店里低50%以上的产品,就会对美容院彻底失去信任。

上游的品牌生产企业也在相应发生变化,日化线快速发展,专业线节节败退,大部分公司的日化线产值已经超过了专业线。“今天你随便到一个85后那里去,如果她条件好你发现她有一堆仪器,这是洗脸的、这是面部提升的等等,这叫DIY。”德尔美客战略顾问钱浅说,资生堂、雅诗兰黛所有日化产品都配了仪器,不需要去美容院,用这些仪器就可以解决用户的皮肤问题。

生活美容

医学美容

生活美容日子不好过,医疗美容也不乐观。由于涉及到运用手术、药物和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几乎等同于医院,需要相关资质及专业医生,但现实中大量虚假和无证机构,大量无资质人员让医疗美容行业乱象丛生。

客群的变化更棘手。“如果你今天的定位不是针对80后,你没有客人,如果你不是针对85后的,再过5年、10年以后你会彻底消失。”钱浅认为,80、90后没有50、60后的消费能力,他们不会每年花几百上千万,但他们对整形有更强的接受能力,高频消费,每年花几万几十万是可能的,而且这个群体更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选择,而不是直接到店。

基于这样的判断,李涛认为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品牌:既能够像正规的医疗美容那样规范,又能够通过轻治疗、轻服务、合理价格覆盖更多年轻人群体。本质上,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一个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结合的品牌。

其实,这样的想法在2013年底李涛就开始萌生,那时无论互联网的趋势,还是行业变化速度,都无法让他下决心做一个选择。

当真正决定的时候,盛希泰对李涛说了一句话,“未来德尔美客越大,薇凯越小。”李涛认了。

更轻,更互联网
做一个新品牌谈何容易:
  • 李涛一方面对原来的企业进行了股份调整,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 另一方面,2015年6月,他注册了新公司德尔美客,正式开始二次创业。借移动互联网,借轻医美的定位,迅速整合线下的优质美容店是第一步。

在医疗美容行业,莆田系是主流,他们都是大投资,医院达到几千平米,股权结构非常复杂。李涛的想法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是轻医美只做皮肤,二是在门店规模上做轻。

据悉,德尔美客对线下加盟美容店的要求是300平米左右。无论在房租成本,还是人力成本上相比之前都明显降低。“店面轻,运营轻,客户体验轻。”李涛说,很多项目用的并不是大型仪器,客户随做随走。

不过,在管控上德尔美客相比之前的美容连锁要严:
  • 一是建立统一的ERP系统,客户的信息、消费频次、消费喜好全部在线化;

  • 二是店面标准、形象统一;

  • 三是所有加盟门店的采购需要通过德尔美客,以此实现成本降低、价格透明,而这也是德尔美客盈利模式的最核心部分,“我是最大的整合平台,同时我是一个商城,是供应商。”

为此,德尔美客要建立线上平台和线下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营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加盟店导流。李涛表示,即将上线的德尔美客App上,用户可以自己选医生,自己选项目,自己选择操作的门店,自己选择操作的时间和选择消费的类别,自己选择她未来的消费规划等,全部在线操作。

如何能够让用户主动下载App是一个难题。李涛认为自己有两大优势,一是掌握大量网红资源,在网红周围都是爱美之人,是重要的推广资源;二是德尔美客掌握中国大量美容师资源,美容师也都是自带客户。

+

德尔美客创始人李涛

李涛表示,他们将会采取二级分享方式,所有用户推荐给其他人,只要对方消费了产品和服务,推荐人都将获得返利,从而引发“病毒式传播”。

据悉,截至今年12月,德尔美客已经与30多个城市的100多家线下店签署了加盟协议,其长期计划是5年内在全国整合3000家线下美容店转型做轻医美。

不管是否会成功,李涛决定继续往前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