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痰方

 艾灸健康你我他 2020-08-28

豁痰祛风通络方
脾俞 中脘 丰隆 内关
1口眼歪斜加颊车,地仓,阳白,太阳,迎香,健侧合谷
2上肢瘫痪加肩三针,曲池,少海,外关
3下肢瘫痪加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
4湿邪盛者可加取阴陵泉
5寒象肢凉,恶寒加取肾俞,命门
6郁久化热并可加取内庭
主治:脑血管意外,肢体挛急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瘫痪肢体功能,呕吐涎沫。
用法:麦粒灸,熏灸。
健脾祛湿化痰熄风方:舌淡,苔白滑
脾俞 阴陵泉 丰隆 太冲 风池
1胸膈胀满,痞闷,恶心呕吐甚者可加取内关
2脘闷不食可加取中脘,足三里
3耳鸣重听者可加取耳门,听宫,翳风
4痰湿郁久化热症兼口苦,心烦可加取内庭,侠溪
主治:眩晕,头痛,利尿,痰多,身重酸困。
用法:麦粒灸,点灸。
痰湿食滞咳喘方
肺俞 中府 定喘 阴陵泉 丰隆 中脘 下脘 足三里
胸闷较甚或有呕吐者可加取内关
兼有恶寒等表证者可加取列缺,合谷,大椎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用法:麦粒灸,熏灸
温肺化痰方:舌淡,苔白滑
肺俞 中府 阴陵泉 丰隆
呕逆甚者可加取内关
喘息甚者可加取定喘
脾虚加脾俞
主治: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用法:熏灸,直接灸。
补益肺津化痰止咳方
肺俞 中府 太渊 鱼际 丰隆
1兼有风热表证者可加取合谷,外关 ,大椎
2肺燥热盛,痰中带血,咽喉痛甚加尺泽,少商(刺血)
3咯血及痰中带血明显者可加取膈俞,孔最
4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腰腿酸软,五心烦热可加取肾俞,太溪
5不寐多梦可加取大陵,少府
主治: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呛咳或上气喘促,咯痰不利,咽喉干燥。
用法:点灸,麦粒灸。
劫痰辟秽清热解毒方
丰隆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大肠俞 大椎 曲泽(刺血) 委中(刺血) 十宣(刺血) 十二井(刺血)
1惊风抽搐加取太冲,阳陵泉
2痰壅咽喉或喉风肿痛加取天突,廉泉
3若属寒邪秽浊郁结,症见脘腹绞痛,四肢厥冷,两腿转筋并可加取关元,神阙(隔盐灸)
4转筋者尚可加取承山,阳陵泉
5兼有风寒加取外关,合谷
6胁肋疼痛者可加取章门,期门
7头痛,头昏者可加取风池
主治:面色青,爪甲青紫,四肢厥冷,痈疽,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脑炎,乳腺炎,丹毒,淋巴结炎。
用法:点灸,麦粒灸,熏灸
解郁化痰软坚散结方
期门 三焦俞 脾俞 中脘 大包 百劳 丰隆
1颈部瘰疬(淋巴结肿大)或瘿气(甲状腺肿大)者加曲池,足三里,天突,天容,天鼎
项部瘰疬加外关,阳陵泉,肩井
腋下瘰疬加少海
乳部肿块加乳根,百劳灸至局部潮红,微似有汗
2兼见气血虚弱证者加肝俞,膏肓俞,气海,三阴交
3若郁久化热证者加取太冲,侠溪,内庭
4肝肾阴亏虚热灼津为痰,痰火郁结症兼咽干口燥加取三阴交,太溪
5若阴虚风动症兼手颤,头晕目眩,可加取行间,风池
主治:瘰疬,乳痨(乳房结核),乳癖(乳腺增生),瘿瘤,症见颈项部,乳部等处有肿块,大小多少不一,表面光滑,
皮色不变,按之坚实,可以移动,不觉疼痛,或胀痛,两胁胀痛,不发热。
注意:瘰疬若已化脓,局部用熏灸法或者直接灸,灸至不痛处痛,痛处不痛。
功用: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乳中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缩小及消除肿块。
用法:点灸,熏灸。
清肺化痰平喘止咳方
肺俞 定喘 尺泽 丰隆
1风热表证加合谷,大椎
2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
3胁痛加膻中,期门
4阴伤加三阴交,太溪
5心烦加内关
6咽喉痛加廉泉,少商(刺血)
7热毒壅于肺加膈俞,血海
用法:点灸,麦粒灸
清热泻火攻逐顽痰方
丰隆 大肠俞 上巨虚 支沟 内关 神门 中冲(放血) 鱼际 太冲
1喉中有物梗阻者可加取天突,廉泉
2四肢酸痛麻木者,上肢可加取肩颙,肩贞,肩髎,曲池,少海,内外关,合谷,后溪
下肢可加取环跳,风市,伏兔,足三里,条口,承山,阳陵泉,阴陵泉,
悬钟,三阴交
主治:祛痰,癔病(精神异常),精神分裂症,癫疾(痫),通便
用法:点灸,麦粒灸,熏灸(有寒)
痰热互结心下方
主穴:丰隆 中脘 内关
1胸脘满痛者可加取膻中,足三里
2痛引两胁者可加取期门,阳陵泉
3咳嗽甚者可加取肺俞,鱼际
4便秘者可加取大肠俞
5若症见往来寒热,胸脘胀闷而按之疼痛,胁肋疼痛,口苦者可加取期门,侠溪,外关
功用:胃炎,消化不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胆囊炎,肝炎(加肝俞)
用法:麦粒灸
疏肝理气消食化痰方:舌淡苔白腻
期门 阳陵泉 内关 脾俞 阴陵泉 中脘 丰隆 肺俞
若邪郁化热症见痰稠色黄,若更见痰中带血者可再加血海,膈俞,舌红,苔黄腻
功用:胸胁疼痛,胀闷,咳嗽痰多而稀,气管炎,促消化。
用法:点灸,麦粒灸
醒脾除湿和中化痰方
主穴:脾俞 中脘 阴陵泉 丰隆
1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心悸不寐(失眠)甚者可加取内关
2咳嗽甚者可加取肺俞
3有恶寒发热甚者可加取合谷,列缺,大椎
4若脾肾虚寒,痰水上泛,痰稀如水,小便不利可加取肾俞,复溜,
若更兼月经不调或白带过多者可加取中极,次髎,带脉
5风痰上逆,时发晕厥或痰多胸闷可加取足三里,风池,太冲,肢体麻木不仁或疼痛者可加取肢体局部俞穴
6中风痰迷心窍,神识不清,舌强(僵硬)不语,痰涎壅盛加人中,十宣(放血),通里
7痰郁化热,痰色黄稠,苔黄腻,若兼胆热口苦,呕甚者可加取胆俞,侠溪,内关
8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寐,胸闷,呕涎,苔黄者可加取内关,神门,胆俞,丘墟
9肺肾阴虚而有痰者可加取肺俞,肾俞,太溪
10瘿气(甲状腺肿大)患者可加取大迎,扶突,天突
主治: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胃炎,溃疡病,头晕心悸
用法:点灸,麦粒灸,熏灸(有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