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上清华社区奖20万,羡慕吗?

 我的书海601 2020-08-28

文 |王远方

在广东省东莞市温塘社区,学生袁振钊今年以695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按照传统,和去年奖励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袁百漮一样,社区今年也会为袁振钊办一个颁奖礼,发放20万元奖励金。

据悉,目前温塘社区对考取北大、清华的社区学子奖励20万元,考取其它高校及初中成绩优秀者也有奖励。十年来该社区向约600名获奖励的学生,共发放奖学金约510万元。

一个社区拿出20万元,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体现了社区对教育重视。反对者则说,将教育与金钱对等,显得庸俗化了。况且,20万可以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抛开金额不说,有学生考上清华,确实也对社区其他家庭产生了激励作用。据报道,近日社区里的家长们陆续带着孩子,到袁振钊家里“取经”,希望能够激发起自家孩子的学习热情。

对于一个社区而言,10年内,发放奖学金510万元,可谓是大手笔。东莞经济基础较强,社区有能力拿出这么大的力度奖励,背后也说明教育是整个社区的关注重点。这样的态度值得点赞,但是对于高考学子的奖励方式和金额也要量力而行。

奖励固然可以,但别让它成为社区的一种负担。这笔巨额资金如何来,如何用,都需要经得起考量,从而让这份对于教育的奖励充满透明性和权威性。

同时,有了奖励,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孩子的勤奋与家长的付出,不是只为了那20万元的奖金,而应当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实现人生价值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的价值不应该只由这20万的奖金来定义。

2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于尚未工作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笔巨款。如果止步于此,认为自己已经成功而放弃努力,早晚会被他人赶超。

这笔奖金只是对过去成绩的奖励,未来的路还要自己去走,不如就把这笔奖金作为对接下来人生理想的一笔“投资”。20万元的奖金,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何引导孩子能够正确使用,也是社区和家长需要进行考量的。

我们应当看到,奖励只是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的一种方式。这种针对结果的奖励,确实可以激发起社区孩子们的整体学习氛围。但是,在整个教育流程中下功夫,让激励学习的机制能够贯穿于整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