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节气”而行,方有“气节”

 tjboyue 2020-08-29

“节气”指的是24节气。由此想到了“节气”与“气节”的关系。

“节气”与“气节”,组成词儿的两个字完全相同,但是,顺序一颠倒,含义则大不相同。

如果从生成顺序来讲,“气”应该在“节”前。“气”,指的是宇宙中的能量。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但似乎又模模糊糊可以感知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能量的运行不是无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方向和层级的聚集,之后逐渐显化成物质。

顺“节气”而行,方有“气节”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著作《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的理论,可以说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能量的运行轨迹。

这个一气周流的能量,是如何周流的呢?如果以一年为一个周期,那这个气的周流就要经过24个节点。这就是一年的能量的运行结构。

能量的运行首先是遵循着一个固定的结构,在这个固定的结构中,无论是能量的数量还是层级都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的能量每经过一个月,就要在一个地方放慢速度,进行一次结构的调整。这个地方,就叫“节”。“节”字很容易理解,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竹节。

顺“节气”而行,方有“气节”

竹节,就是能量经过了一节的运行之后,要进行能量的升级和调整,以便更有力量向上生长。于是,能量就在这个“节点”进行汇聚、蓄势待发,从而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鼓包。

24节气也是这样。一年的开始是立春。对能量而言,立春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一天,来自上一年的冬天的能量要重新进行一次分配和调整,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即立春“节”。之后,能量就按照立春“节”确定的新的结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运行,直到下一个节点“惊蛰”到来,然后再进行新一轮能量的结构调整。

顺“节气”而行,方有“气节”

由此看来,“节”这个时间段太重要了。“节”,不仅是前一段能量运行情况的总结,更是新阶段能量的安排和布置。因为“节”如此重要,所以在这一天,人们才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专心来过“节”。这一天,为了顺应天气对能量的调整,人们还要“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所以“节”不仅表示重要,还有克制的含义。

如果“节”没有过好,就会产生矛盾,出现“过节”。

24节气由12节和12气组成。在两个节之间,还有一个小的节点,叫中气。中气,也是能量运行的一个节点。之所以不叫“节”,是因为在这个节点,并没有产生新的能量结构,而是对本节能量的一种强调。即,本节的能量运行到中气这一天,能量就达到最高位了,之后能量就开始向新“节”发展了。

顺“节气”而行,方有“气节”

由上可知,“节气”,说的是一年的能量运行的结构分布。

“气节”这个词儿,其实也是来源于能量的运行。“气”运行到某一“节”,如果能够顺利地完成结构调整并正常地通过,就叫“气”正,也称为正气。后来,人们逐渐把“气节”一词演化成了人的志气和节操。

人有“气节”当然好,但是,人如何有“气节”呢?只有顺应天时,顺“节气”而行,才能拥有正能量,才能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