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钢桥”昨已拆除 1901年的白沙河大桥已成历史

 岚夕归读 2020-08-29

    为了适应铁路提速,横跨白沙河的胶济铁路钢梁桥,已于昨天上午8时起实施拆除。我市铁路部门将在桥原址旁修建一条先进的电气化铁路大桥。“这座桥是德国侵占青岛的历史见证。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但是随着青岛铁路交通的不断扩大,该桥已无法承载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昨天,青岛铁路分局的桥梁专家们如是说。

    位于城阳区赵村白沙河边的这座钢梁桥。是 U形单轨铁路桥,两侧的防护钢板依旧完好。桥下矗有7座水泥桥墩。“我打小就知道这桥是德国人修建的。这里曾多次遇到过洪水,但从没有威胁到大桥的安全。”七旬老人的这些回忆,也说明建桥之初,是经过了白沙河洪峰最大流量测算的。

    在工地,青岛铁路分局工务段工区书记迟克材向记者出示了该桥的“身世档案”。原来,1901年德国人建桥时,钢梁不够等级。故在北洋政府时期,1924年又由德国商人博克威承包施工。现桥的总长为260米,七墩八孔,每孔间距31.25米。建桥使用的百余吨钢材全部是从德国进口的。

    桥建成后,1982年曾对桥体的钢护板进行过除锈处理。目前,钢梁桥除了有一两处钢板出现断裂外,没有其它质量问题。

    据悉,德国人曾在胶济铁路青岛段修过三座钢梁桥,分别为在白沙河、墨水河和李村河上。此次为适应铁路提速的要求,白沙河和墨水河上的钢梁桥已全部拆除,只保留李村河大桥。建议青岛市文物局和市博物馆,从现在起,注意保存“青岛桥梁史”档案和实物资料。(上图:分别为白沙河桥全景和局部)徐勇图/文

    【地理资料】胶济铁路青岛段的干线桥梁共983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19座,涵渠182座。白沙河桥属于大桥中的一座,属华伦式桁梁。1925年,胶济铁路上的大沽河桥。(本报历史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