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育人改革的第一源动力 百年清华附小,从成志学校到成志教育, 始终不变的是对“人”的关怀, 始终夯实基础教育的“立人”功能, 始终关注“人”发展的真问题,坚持真研究, 始终扎根课堂真实践,共创成志教育故事, 形成持续的教育认知源泉。 大学里的小学,小学里的大学。 一所小学, 同时获批两项国家级课题, 这所学校有怎样的育人基础与研究突破呢? 真问题,真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小学立德树人成志育人模式实践研究”、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基于学业改进的小学个性化诊断与反馈实践研究”两项国家级课题既引领着清华附小系列课题研究形成同频共振的向心力量,又标志着清华附小100 4“十三五“规划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两项国家级课题引领
两项北京市课题跟进
2 真研究,真实践 承前启后,审视前瞻,系统科学
价值统领,整体布局,集群效应
内生机制,一体化协同, 从扶贫到扶志
专家点评: 顾明远: 清华附小秉承清华大学的思想与精神,体现出学校在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谢维和: 清华附小优化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和方向,也为我们的路径选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引导。 成尚荣: 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1 X课程”深度建构,一是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改革,让课程闪耀素养之光。二是以“跨界”思维为路径,让课程闪耀跨界之美。三是以主题教学为核心,闪耀主题之智。 谢小庆: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清华附小立德树人成志育人的题目恰恰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结合。这既是一种理念的追求、更是当代基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胡定荣: 清华附小强调成志教育,把志当做一个首要问题。相信清华附小在好的基础上,再加上团队协作的研究钻研,清华附小的课题成果一定可以对全国产生影响、走向世界。 鲍传友: 清华附小课题两次获奖都是大奖,实践检验的成果已经非常多的展现了成志教育的魅力和内在科学性。 李广: 清华附小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了研究的原创性,来自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描述也是清华附小老师们个性化表达,充分体现了原创性和坚持。 张聪 : 清华附小做到超越了学科而进行一种综合性课程研究,超越附小做一种中国儿童中国小学教育的成长培养方案,超越自身当下所做所想的做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也体现了清华附小的担当和责任。 李曼丽 : 成志教育也是我们国家重视的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清华附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实践工作和数据积累。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学生的个体成长上,而且体现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上。 教育科研是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改革的不竭动力。教育科研更是基于团队,要懂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让学习、研究成为一种生命状态,一种工作姿态,一种职业样态。成志教育系列课题研究必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迈向成志,不断创新小学立德树人的学校实践范式,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