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跷渔夫:曾被誉为“锡兰国粹”,如今摆拍一张500卢比

 行走在陌路 2020-08-29

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途经锡兰时以金银供器布施,立《布施碑》于锡兰山寺内(现存科伦坡博物馆)。然而,彼时的锡兰国王受人挑拨欲围杀郑和,却反被郑和将其一家老小尽数生擒并带回帝都。

锡兰,即当下有“印度洋明珠”之美誉的斯里兰卡,也是南亚唯一人类发展指数被评为“高”的国家。

斯里兰卡在梵语中是“乐土”的意思,是南亚少有的气候宜人、丰水沃土之地,虽是6.5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小岛国,却有5%面积是淡水湖泊。

诸多先天条件让斯里兰卡人口增长十分迅猛:1948年独立时仅650万人口,到1990年代初已增加到1700万,2009年人口超过2100万,四分之一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下,30岁以下占比近半。目前最新的预期寿命数据是:女性81岁,男性74岁。

斯里兰卡历史人文丰富多元(尤其是佛教文化),但近代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如今中上阶层俱以英语为常用语言,普通民众则以僧伽罗语(梵语支系)和泰米尔语为主。

而作为岛国,斯里兰卡的自然资源并不足以维持供需平衡,出口商品除橡胶、红茶和宝石外,剩下的也就捕鱼业了。所以,红茶和宝石自然而然被游客当成斯里兰卡的象征,人文标识也只有宝石矿工、驯象人和采茶女,实际并无特色之处。

1995年,摄影师弗洛里安·穆勒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岸拍摄,目睹一群渔夫在浅海处插桩垂钓,将其拍下后被欧洲旅游网选中刊发而引起关注,不少欧美游客在斯里兰卡指明要参观这一奇景。

2009年,《孤独星球》在封面刊登斯里兰卡海边垂钓者的照片,首度以“高跷渔夫”称之,随后被当成最具特色的“锡兰国粹”,从此成为游客对斯里兰卡印象最深的人文标识。

高跷渔夫最早出现于二战时,当时的英国把亚洲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设在斯里兰卡海岸,不仅封锁海岸禁止渔船捕鱼,就连国内物资都被英国征用,使得当地渔民近乎无法生存。

被逼无奈的斯里兰卡渔民只能在沿岸礁岩上钓鱼贴补家用,有渔民在沉船上连日大收获,其他渔民受启发纷纷在浅水处架设木桩悬坐垂钓,一传十十传百,自此传遍海岸。

斯里兰卡高跷渔夫通常以“海脚人”自称,即“木桩代脚立于海中”之意,上至70老汉、下至10岁幼童皆可从容作业,因此在短期内就被斯里兰卡人接受。当然,真正的高跷渔夫只是出海前或闲暇时才会坐在高跷上钓鱼,大部分渔夫都是买不起渔船的斯里兰卡穷人,因为不用成本且收获颇丰。

斯里兰卡没有四季之分,每年只有雨旱两个季节,高跷渔夫们因烈日酷暑难当而养成日出前、日落后垂钓的传统,每年只有2-5月、8-11月时才会出现在海边,每天最多垂钓两三个小时,要么是凌晨5点-7点,要么晚上6点-8点。

凌晨钓过的渔夫晚上就不会再来,因为高跷数量是有限的,据说架设太多会影响渔获,所以同村渔夫都会约定好各自的钓鱼时间。

随着斯里兰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跷渔夫一度因耗时、收益少而几近消失,直到欧美游客涌入并点名要参观后,高跷渔夫才因旅游业而重新焕发生命力,不少旅行社付费要求渔夫在指定海域进行表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摆拍。

在2010年前,游客拍摄高跷渔夫还不要钱,想坐在高跷上拍照的游客也只要支付30卢比即可(1.1元人民币),斯里兰卡导游斯蒂芬告诉我:那个时候每天都有上千游客上去拍照,团队行程天天都被拖延两三个小时。而这,仅仅是斯蒂芬说的其中一个拍摄点,或者说摆拍的舞台。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正常,渔夫付出时间得到应有的酬劳,游客也多了一份可以留念的回忆,各取所需。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非渔夫”也参与了进来,他们雇人在公路和海边坐等游客“自投罗网”,遇到没有经验的游客就会“热情相待”,约定“拍照30卢比”,事后却以“每张30卢比”收费,同时还要收上下桩的小费,收多少小费则以游客穿着打扮随时浮动,500-5000卢比不等。

通过斯蒂芬的介绍,我找到了乌纳瓦图纳(斯里兰卡渔村,高跷渔夫的发源地)渔民队长布鲁诺,他和弟弟莱德兰是土生土长的斯里兰卡渔民,他们家族是远近闻名的、延续四代之久的高跷渔夫。

然而,布鲁诺兄弟对现状却十分不满,在他们眼里,被誉为“斯里兰卡国粹”的高跷渔夫,原本有望成为被全世界认可的人文标识,却因为部分“非渔夫”的短视目光而声名狼藉。

原来,乌纳瓦图纳曾经是各大旅行社点名合作的渔村之一,巅峰期每天要接待15-30个旅行团,村里仅存的40多名渔夫根本不够用,人均每天要摆拍8-10个小时,从凌晨站在木桩上,一直到下午才能回家,渔夫们因而向旅行社提出增加酬劳,从原先的每天800卢比涨到1500卢比(游客拍照费用归旅行社)。

结果旅行社不仅拒绝了,还在附近海域重新搭建了一座“舞台”,另行聘人假冒高跷渔夫进行摆拍。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的高跷渔夫就已经消失了。

以布鲁诺兄弟为例,出海捕鱼一天的利润怎么也不会低于5000卢比,之所以答应为游客表演,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高跷渔夫这个职业能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受,达到被世界认可的目的。如今不用受制于人,他们自然也不屑与之为伍。

时至今日,与高跷渔夫有关的负面事件越来越多,不仅有游客因拒付超额费用而遭受侵害,就连路过的游客只是拍几张照片也要被强行收费,一张至少在500卢比以上。2018年一对不知情的英国情侣拍了一张照片,被告知要支付3000卢比费用,二人删除照片拒付,结果被投掷石子头破血流。

从曾经的“锡兰国粹”沦落至如今被诟病连连的旅游乱象,真正的高跷渔夫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