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才
即将升入小学四年级的小浩诚,居然已成“昆虫通”,再次印证了一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令人称道的是,家庭和学校对于他的这一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每个孩子都可能对某个事物产生很大兴趣,只是,很多良好兴趣遮蔽在“爱玩”“调皮”的表象之下,而未被家长所重视和尊重。有个故事颇具代表性:一个小朋友听人说,蚯蚓被挖断后,能自动愈合变成两条。他觉得太神奇了,回家好不容易挖了一条蚯蚓,断为两截,放到已松土的花盆里。妈妈回来一看,孩子身上和地上都脏兮兮的,气不打一处来,伸手就是一耳光。殊不知,这一巴掌,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生物学家。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不仅仅指家长的言行示范很重要,也包括家长的教育理念、学识阅历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未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呵护他们的求知欲,夯实他们成才的根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而发现、探寻必须走出去,走近大自然,走进社会,走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光在书本里寻找是远远不够的。新学期即将开学,希望家长和老师平时多带孩子们开展课外活动,说不定在“象牙塔”之外,他们也能像小浩诚一样,找到激发自己潜能的独特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