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茶越喝越上火,是喝茶方式不对,还是白茶、岩茶、红茶没选对

 小陈茶事 2020-08-3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九月将至,眼下的天气,火气未全退,燥气已渐起来。

快到傍晚的时候,到外面陪朋友走了一会。

再回来时,嗓子里却干到不行。

连忙烧沸了水,喝几杯白牡丹,解燥降火。

难怪身边有位懂中医的长辈常提,这段时间是全年中最容易“上火”的时候。

秋季的天气,干燥且爽朗,阳光明媚而灿烂。

而福州的八九月,又燥又高温,让人一不留神就担心上了火。

周末的时候,刚好有老友从武夷山过来。

原本那天下午他过来喝茶时,特意给他准备了几泡今年的肉桂、大红袍。

没想到等他过来后,却连连摆了手,说最近试了太多火气很旺的新茶,最近上火牙疼不敢再喝新茶了,得缓个几天。

听完他的这番话,将桌面上的岩茶撤下,给他换了生态白毫银针和四年陈的高山白牡丹。

鲜醇甘爽,毫香四溢的茶汤泡出来后,那位从来只喝中足火以上岩茶的老友发表了意简言赅的评价:

“这茶挺好喝的,喝完喉咙舒服多了。”

奇怪了,为什么有的茶能清火,而有的茶却越喝越上火。

这究竟是喝茶方式不对,还是茶叶没选对?

《2》

什么是上火?

按百度百科的词义解释,大意如下: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

从中医理论解释,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秋季天高气爽,天干物燥,若此时作息和饮食没能及时调整,会引起上火的困扰。

一言不合,就会出现牙龈疼,皮肤痒,咽喉痛、嘴角干涩等小毛病,让人周身都觉得不舒爽。

每到这时,喝上一杯清香的好茶会让人很舒坦。

香清甘活,清甜鲜爽的茶汤饮入后,入口清甜,爽口无比,回甘迅猛,生津感强烈。

源源不断的舒适生津体验,能够极好的祛散燥意。

话说,为什么喝茶能降火?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茶叶内部的特征性成分——茶多酚。

茶多酚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常被不少化妆品和日用品视作为优良添加剂。

比如到超市的牙膏货架上,就能发现不少大牌的牙膏,添入了茶多酚成分。以此来缓解牙龈肿痛,防止牙齿敏感等小毛病。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内湿度较低。干燥的空气会刺激人体的鼻黏膜等,产生无菌炎症。

随之,我们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不适感。

值此时,及时的喝上一杯清茶。

清润鲜香的茶汤内部,兢兢业业的茶多酚们正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祛除燥闷不适感。

同时,喝上一杯内在物质丰沛的好茶后,能带来持久的回甘生津感。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津液对维持人体机能的良好运转,大有裨益。

喝茶生津能缓解上火症状带来的困扰,让人体的身心更加舒爽。

由此看,喝茶能降火,自有一番道理。

《3》

既然说喝茶降火,为什么有的茶喝过后,反而“火上浇油”?

最直观的理解,在于个别茶叶内部的“火气”太重。

喝茶时,没有留意好一款茶的适饮期,在新茶火气正旺的时候将茶汤喝下去。

自然而然,会容易遇到上火的困扰,容易让人口感舌燥,皮肤长痘等问题。

身边好几位喝了多年茶的朋友,从铁观音,到正山小种,以及大红袍、普洱,甚至绿茶等,都有听他们提到“上火”的说法。

总结看,排除掉茶叶品质的影响,喝茶上火最主要和一款茶的“生涯阶段”有关。

往简单的说就是新茶刚加工结束不久时,火气旺。

一旦过量的饮用,极易上火。

比如,加工过程中要经历焙火的武夷岩茶,干茶条索内吃进去了不少的火。

茶叶作为植物的一种,本身没有任何的火气。所以在岩茶焙火完成后,到褪火完成前,茶叶内部吃进去的火,会一点点的吐出来。

这个过程,称为岩茶的褪火期,不建议茶友们饮用。

等到褪了一段时间的火后,岩茶新茶冲泡出来的茶汤里,火味的浓度大不一样,带给嗓子的刺激感日渐变弱。

回到新茶刚焙火不久时,火味很足,几乎没几个人能喝得下。大家在试茶时会说,这茶的火还得再褪一褪,才适合喝。

用一句老话形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关于岩茶的褪火期,快则一两月,慢则大半年,关键是看茶叶内部焙进去的火的程度,是轻火,中火,还是足火,以及茶叶保存的褪火条件。

如果在喝岩茶的新茶时,遇到火味特别重的情况,建议先耐心观察。

看看到了后期,茶汤内的火气能不能降下来,恢复一款好茶的本味。

通常褪火完成,步入适饮阶段的岩茶,茶香彰显,桂皮香花香果香焦糖香等沉入汤水里,茶汤触感柔美,香清甘活至极。

等到那时再去喝茶,自然不用再担心喝茶上火的困扰。

焙火的武夷岩茶,要等褪火后再喝,这是不少茶圈老饕餮的共识。

但较少人知道的是,向来以小清新面貌示人的绿茶,也并非是新茶喝越早越好,越能尝鲜。

尤其是炒青加工出来的绿茶,吸收了不少热量,像是浙江的龙井等在刚结束加工不久时,新茶的火气同样很重。

要放上十天半个月,让茶叶的本味恢复后,才能尝到清香鲜爽的风味。

喝新茶太赶早,反而容易上火!

《4》

除了茶叶本身的影响外,喝茶上火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喝茶上火,本质上是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像开篇提到的那位老友,他作为一个爱喝岩茶的老茶客,喝了多年焙火特别足的岩茶。

每到新茶快上市时,为了淘到好茶,经常来回两地奔波,每天要喝不少的茶。

不夸张的说,从早喝到晚,他一天能喝上七八包,甚至上十来包茶。

按这样的饮茶数量,就很有可能因为喝太多,喝过量,从而导致上火。

从这样的情况看,减少喝茶,特别是少喝刚加工不久的新茶,肯定能降低喝茶上火的概率。

另外,喝茶究竟会不会上火,还和个人的体质有关。

对于上火,每个人的体质表现都不同。

有人天天吃油炸烧烤,一次吃一大盆的炸花生米,也不会出现喉咙沙哑,咽喉发痛等上火毛病。

但对个别怕上火的人而言,哪怕是吃了一小包的薯片,睡一觉起来就立马长痘,喉咙沙哑到说不出来话。

故而上火与否,还得看个人的体质影响。

最后,喝茶导致上火,还与饮茶的温度有关。

喝茶时,直接将滚烫的茶汤喝进去,过高温度的热饮会烫坏人体的口腔黏膜。

特别是秋冬季节煮茶时,直接煮开一壶滚烫的热茶后,倒进杯内大口喝茶。

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烫到。

从而让人感觉,喝茶越喝越燥,像是“上火”了一样。

《5》

秋季,天干物燥。

秋老虎的带来的高温不减,难免会让人心生烦躁。

为避免焦躁的情绪,让人体的火气一点就着,保持心情舒畅,更能调节上火等小毛病。

每当这时,饮食和作息上都要做出调整,适应季节的变化。

初秋仲秋的饮食,宜清淡,不宜油腻。

吃好,睡好,保证充足的睡眠,自然能减少身体的上火不适。

健康养生,饮茶减秋燥。

为避免遇到喝茶上火这样的糟心事,选对适合的茶,少喝火气特别重的新茶,才是正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20),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