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人像的光线运用与控制

 太行森林 2020-08-30
人像这一常见题材是摄影人必备的基本功之一。环境人像是拍摄环境中的肖像,或者说有着以环境为背景加以衬托、渲染的人像,而非在影棚内的单纯肖像。
下面这张全身照片,没有什么环境的交代,但是能看出这个模特明显的属性。这种则是普通的肖像。

 摄影:洪蕾


而所谓“环境人像”首先必须是一幅人像作品,是以表现和刻画真实人物的面部特征和精神心理等为主要创作目的,而不是以反映事件为主的作品;
一般来说,环境人像的画面构成要素有三个:一是主体,即在环境人像中,人是画面的主体和核心,以主体人物来组织画面构图,调动和展示画面氛围和情调。二是环境,在环境人像中,环境是摄影的陪体,分前景和后景,但环境不能脱离主体的表现,要与主体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的关联。三是道具,道具也是画面中的陪体,可有可无,有则丰富画面信息,无则简略画面构成。道具具有呼应主体的作用,它使人直接感受到画面的环境气氛。
下面全篇以影友们创作的小模特作品为案例,来分析环境人像拍摄中的光线运用与控制。
先以两张照片的对比来说明,究竟哪种是环境肖像,而哪种照片又是在某个场景中的人物摄影。
对于这张以花树为背景的环境肖像而言,无论是刻意摆放的落花,还是人看花的眼神方向,都在表明环境和人之间,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这是一张较成功的环境人像作品。

摄影:劳志文
 


而人物摄影会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上图专注于模特本身不同的是,下面这张照片重在表现事件,众所周知,这是以前段时间热门关键词“摆地摊”为事件背景。
人物摄影由于需要表达场景,因此对于虚化的使用非常有限,而人像则可以适当使用虚化和其它手法突出人本身。

  摄影彭珍

弄清楚了肖像、环境肖像、人物摄影三者之者的区别,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关于光线处理的问题。

光线运用与控制


光线的运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光”,是指在摄影时,对被摄的人物通过运用各种光线的处理,并与其它造型手段相结合,巧妙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外形特征,达到艺术表现效果的过程。

一、自然光条件

在自然光条件下创作时,日光是被摄对象的主光。摄影者除了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光质以外,较难人为地改变主光的方位,更多的是去选择光线。选择是根据被摄对象主体造型、客体的兼顾、环境气氛渲染效果需要,选择适宜的光线条件。
对于娇美的小模特而言,难度较低的散射光条件比较容易掌控(即阴天多云或荫处等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而以下挑选的是一些在处理光线上已经具备了一定能力的作品,多为相对较难的、逆光条件下的光线处理。
这张照片选择了逆光,亮部的曝光控制较为合理,使得金发在阳光下很有质感,但这张照片是借助后期处理将暗部提亮的,因此面部与肢体的噪点比较明显。所以如果想在光线控制方面进一步提升的话,需要掌握补光的方法。

 摄影黄慧

下面这种光线条件虽然也是逆光,但它与上面的光线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前者是完全的逆光,光线方向几乎正朝向镜头,而背景也是受光面,因此背景较亮。而下图则是侧逆光,由于光线并未照到背景,因此背景不受光,是暗面,这样的光线可以很好地勾勒出主体的形象,起到一种轮廓光的作用。遗憾的是,这张照片主体曝光不足,没有进行补光,在这种光线下,只需要一块银色的反光板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不足之处。

 摄影陈结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