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红山玉器精选高清图片欣赏-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出土玉器

 畅明轩 2020-08-31

红山文化玉器,是红山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众多古玉藏家中拥有重要分量(北方的红山、南方的良渚都是高古玉的重要门类)。其造型丰富、古拙而神秘,常见器形有环、璧、斜口筒形器(早年叫马蹄形器)、勾云形器及抽象与像生动物形玉器等。

(遗址博物馆都建好啦~)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西部建平、凌源(县级市)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遗址区内分布了大量的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6000年。今天遴选一些拍摄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该遗址范围内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图片与大家分享。

1979年在三官甸子村东北的城子山发现一处包括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试掘中发现的三座出土玉器的墓葬,被确认为红山文化墓葬。1988年在认定牛河梁遗址群范围时,将这个遗址也包括到牛河梁遗址群内,编号为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

先上这造型奇异,纹饰独特,极具神秘感的勾云形器。这件出自1979年试掘的2号墓,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斜置正面朝上。其内涵目前尚存争议,一些学者推测与通神权杖有关。

说明下,这件玉器在辽博的展厅中仅陈述为“牛河梁遗址出土”,图片中具体出土信息,系根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p54中的信息补充的。但是。。。。。。

但是后来,我又看了下《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试掘报告》,描述为:“这件三孔形器是1979年试掘时采集的一件,“猪头玉饰,号:采集2号推测可能是1号墓的随葬物品。再后来。。。。。

再后来我又看了下《红山文化遗址与发掘报告 1983-2003年度 上》P9,描述为:“第1号墓(N16-79M1,这里还是指1979年试掘的1号墓)出3件棒锥形玉器和1件双兽首三孔玉梳背饰”。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懒得去改图片了。但是这个事琢磨琢磨还是挺有意思的。

玉蝗,蝈蝈,您看着像啥就是啥吧。牛河梁遗址16地点三号积石层底部。具体信息我是没有收到。但不妨碍看图。

玉凤、玉鸮,您觉得叫啥合适?淡绿色玉,出土于人头骨下,横置,正面朝上。背面光素无纹,有四对隧孔(牛鼻孔),均为竖穿,两两相对。下图是发掘时的情形,摘自发掘简报

玉人,立姿双手立于前胸,黄绿色透闪石籽料,背面有大面积深浅不一的铁锈红瑕斑,左侧头顶红斑应为玉料的皮壳部分。出土在墓主左侧盆骨外侧,背面朝上。(下图是发掘时的情形,摘自发掘简报)

看着这这些古拙而神秘的古玉,我既不迷古也不踩古,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生产力那么低效的年代,是什么样的“”,可以如此践行“铁杵磨成针”的事业呢?好了今个就到这了,下周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