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教师的苦衷:乡级优秀是勾心斗角,县级优秀更是奢望

 四地闲夫 2020-08-31

目前大部分学校也已开学,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表彰大会马上也到了。每年各级政府都会召开表彰大会,对基层优秀教师表彰奖励。

说到每学年的评优选先,相信很多教育同行都很关心。上级部门一再要求公开、公平、公正。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吗?且看小编来说说。

乡村教师的苦衷:乡级优秀是勾心斗角,县级优秀更是奢望

乡级优秀,一般包括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正常程序是由学区分配名额到学校,再由学校初步确定人选,然后上校务会议研究决定。主要是根据平时的教学业绩、出勤、承担的其他非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综合打分、评比。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些教师为了评选上乡镇级优秀教师,给自己争取到名额,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反正不管自己的教学业绩和其他工作的成绩和完成情况怎么样,反正就要千方百计争取到。哪怕学校会议上大吵大闹,找校长讲挨不上边的无理的理由。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呢,有些可以说就是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如何确定人选了,就由某些翻天覆地的人弄的一团糟,结果就是谁厉害,谁就能争取到。这时候,苦的就是没脾气,不会说话,和学校老师不会相处的教师了。不管你教学成绩再好,反正你讲不过其他人。

县级优秀,一般包括县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说起这个,相信很多教育同行更是有苦说不出。像小编这边,一般一个学区只有一个名额,按道理来说,是根据本学区综合成绩的排名而确定该放到哪个学校。但是,如果按照真正的按照制度、综合成绩来执行,相信很多老师无话可说。而正是因为有些环节存在,导致有些老师明明可以评上,但是到名额评下来后,却没有自己的名字。

乡村教师的苦衷:乡级优秀是勾心斗角,县级优秀更是奢望

一个学区好几十位老师,县级优秀每年一般就一到两个名额,就因为名额少,不管学区一级,还是底下基层学校一级,就按原来制定的评选办法严格执行。相信每个学区或者学校,原来制定出来的评优选先的办法肯定是公平、公正的。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有些行为真的不敢苟同。

作为教师,辛辛苦苦一学年下来,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心血,成绩在全学区,甚至全县都名列前茅。但是换来的却是默默无闻,上级的不认可。所以相信有好多同行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有个别学校为了给自己争取到机会,拉帮结派。更有甚者,弄的学校,整个学区鸡犬不宁。

这样不惜一切的争夺名额,可能就一个原因,为了尽快评上职称,提高工资待遇。在此,小编建议,是不是真的到取消职称工资的时候了。降低职称工资比重,向教龄工资倾斜。一旦取消了职称工资,相信很多矛盾就不会存在,基层有些教师的行为也会改变,到那时候,基层教师的心态绝对比现在要好。

对于这一现象,有没有教师感同身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