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昵称1pWJU 2020-09-01

花影人间:讲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间百态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期望里,人到晚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点养老钱,就算能把晚年过好了。若是再有一个知心的老伴和几个孝顺的儿女,那日子肯定过得更幸福。

但现实往往相反,能具备上述条件的老人少之又少。

大多数普通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年纪大了之后,身体机能慢慢下降。比如步履不稳、记忆衰退,甚至一个人无法独居需要儿女照顾。

但是很多儿女又不具备陪在老人身边照顾的条件,毕竟需要他们的除了父母,还有自己的家庭,于是“轮流养老”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01.

今年76岁的赵大爷,最近一年便辗转在三个儿女家里养老。

赵大爷独居多年,一年前晚上上厕所突然摔了一跤,在地上躺了一整晚。若不是有邻居早上去串门,恐怕赵大爷早就不在了。

邻居帮忙打电话给他的三个儿女,当时孩子们都在上班,听说父亲摔倒了,请了假往回赶。

那一跤之后,赵大爷的身体变得很虚弱,儿女们带他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老人摔跤不是一个好信号,以后最好身边能有人。

两个儿子一个要出差,一个正赶上公司的项目脱不开身,女儿只好请了假照顾父亲。

赵大爷的女儿只是个普通员工,领导准假是看在她努力工作的份上,加上自己也有父母,这才准她一周的假。

但一周过去后呢?赵大爷的身体不可能这么快恢复。

三个人一商量,大家都忙,要上班要赚钱养家,回老家照顾父亲,这不现实。

于是想着让赵大爷轮流去三家养老,这样互相分担,谁都不会耽误上班。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02.

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在市里安了家,两个儿子相互离得不远。女儿嫁去了隔壁的城市,距离两个儿子家开车要三个多小时,也不算太远。

但这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却让赵大爷痛苦不堪。

刚开始三个儿女商量着每家一个月,这样每次照顾的时间不短,也不会太累,毕竟还有工作要做,没有那么多精力。

但这个计划刚实施了一轮,赵大爷就开始发脾气。

那时正是他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从大儿子家去小儿子家还行,但去女儿家,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赵大爷本来就晕车,加上年纪大了,坐在车上感觉整个人骨头都快散架了。

每次去女儿家,他总要缓一周,才能有力气说话、吃饭。

不只这些,他在儿子家住的时候,两个儿子上班都忙,只有儿媳妇下班早,能有空伺候他,这让他觉得很难为情。

平时也是两个儿媳妇做好饭放在冰箱里,他们上班的时候,他自己热了吃。

赵大爷还没住多久,小儿子和儿媳就吵了一架,儿媳骂他把父亲接过去就不管了,啥活儿就让媳妇做,那是你亲爹又不是我亲爹。

赵大爷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03.

孩子们都忙,轮流养老他能理解。

但是人老了,情感需求突然强烈起来。脑海里冒出的想法就是觉得自己不中用了,每个月轮流去儿女家里住,不单是个累赘,还像个讨饭的。

三个孩子安慰他,这都是没有办法,我们得互相理解,但是真的没人把你当负担,你得放宽心身体才能好起来。

但是赵大爷,就是无法放宽心,精神一天比一天萎靡。

有时像个孩子一样吵闹着要回自己家,说再这样下去被你们轮流伺候,我就要被折腾死了;有时又蔫蔫地充满愧疚,嘴里嘀咕着:“还不如让我早点走。”

儿女们听他这么说,心里都不好受,但也是真的没有办法。

为了宽慰赵大爷,女儿每天下班回家都陪在他身边,跟他聊聊天,缓解他的情绪。

可儿女们对他越好,他就越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04.

很多人看了赵大爷的故事,也许会觉得老人太作、不理解儿女。但其实站在老人的角度,赵大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到晚年,老人丧失的不止是身体的健康,引起他们恐慌的也不止是衰老,而是在人格特征的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比如没有安全感,孤独感增强,容易回忆往事,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等等。

赵大爷身上很典型的两个特点就是没有安全感和对新的环境不适应。

一个人的安全感一种来自内心一种来自外在,“轮流养老”无法给赵大爷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孩子家刚适应下来,又要去另一个孩子家过了。

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活着也是拖累子女,这种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脆弱,加之安全感的缺失,让他的情绪变得不稳定,对生活更加消极。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赵大爷是农村老人,其实在农村有很多像他这样的老人,年轻时干活太卖力气,到了晚年身体不太好。全身哪哪都是病,一旦家里的老伴走了,留下一个人活着,日子就更难过了。

老人的儿女们都忙着赚钱养家,本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不可能舍了工作时时陪在老人身边。

能自理的老人一个人也能凑合着过,不能自理的老人,就像赵大爷一样去儿女家“轮流养老”。

对于儿女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一边要维持家里的生计,一边要顾念生养自己的父亲,哪一边都重要。

就拿赵大爷的女儿来说,她白天上班,下了班除了操持家务,还得照顾心理和身体同样脆弱的父亲。成年人的世界,活着已是不易,这一切对于赵大爷的儿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76岁老人的心里话:轮流养老苦不堪言,希望能“早点走”

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写道:一旦衰老导致衰弱,似乎就没人可以活得快乐。

赵大爷的儿女压力大,赵大爷的内心同样受煎熬。

老人的晚年生活,若是想找个万全之策,也许只能寄希望于老人和儿女互相理解吧。

老人理解儿女的不易,儿女理解老人衰老带给他的一系列恐慌,如此才能让生活好过一些。


-END-

  •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老人的“轮流养老”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