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颜亦鲁银翘散化裁疗喉疾

 为什么73 2020-09-01

名医颜亦鲁银翘散化裁疗喉疾

01



颜亦鲁(1597-)号餐芝老人。江苏丹阳县人。知名中医学家,海派颜氏内科创始人,曾先后担任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江苏医院中医科主任,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科主任等职。其从医初受业于丹阳鸿儒林墨舫先生,复薪传舅家名医魏东莱,又从学名医贺季衡,八易寒暑,尽得其传。《尤氏喉科秘书》“医,道之小焉者也。于小道中,而以喉科着,抑又小矣。”然咽喉为人身要地,呼吸、饮食之门径,《幼科折衷》谓之“夫喉之为会厌者,经谓之吸门是也,以其司呼吸,主升降,为人身紧关之橐龠门户也”。常见喉科疾病包括喉痈、喉疳、喉蛾、喉痛多种,其发病多因外感六淫与痰火、气郁等相合为病,内外合邪是其发病特点,颜亦鲁临床治疗喉科疾病有清解为先,分邪论治的特点。

02



银翘散一方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吴鞠通谓“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全方以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共十味药组成。颜亦鲁于此方之用删繁就简、取用增新颇具特色,尤在喉科诸案中体现最为明显。其用常以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为基础,他药随证、据邪而加,吴氏于此方有言“余证悉减者,减其制”,颜亦鲁诚得其意。喉科诸疾以肺胃痰热为常见病机,连翘清热解毒,清气分热;薄荷疏表祛邪,解卫分热;桔梗化痰清热,且有疗咽喉之专效;牛蒡子宣肺利咽,宣降兼备之品,并有化痰之功,四药合喉疾之病,且不失银翘散之意。

喉痛,红肿势大,表有寒热,脉小而数,苔黄者,属痰火风燥为患,加僵蚕、竹沥半夏化痰,山豆根、竹叶、赤芍、射干等清热解毒,疗气分血分之热,浙贝母、天花粉等滋阴润燥,喉痛气血同病,仍以银翘散化裁透热为先,配合凉血清气药。颜亦鲁强调透者,外泄、通畅也。透法不仅为祛散表邪所必须,尚能使内伏之邪外透,不仅用于卫分证,亦适用于气分及营分证。

03



喉痈之疾病,成脓、化脓及溃脓等区别,颜亦鲁之师贺季衡有医案载其病机为“风燥痰热上干肺胃所致”,以花粉、三都跟、赤芍、连翘、浙贝母、黄芩、牛蒡、薄荷、僵蚕等组方而成,观其配伍组方与颜亦鲁用药宛若一人所出,可知颜亦鲁所学之精,亦知化银翘散为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四药之用,与颜氏师承所学亦有关联。然颜亦鲁又强调从肝论治,肝郁、肝火亦为喉科诸病常见病因,颜氏常于方中加佛手花、旋复花、绿萼梅、郁金等品。

喉痹、喉蛾、喉痈等疾以肺胃为病居多,常有便秘之象,多以贝母、瓜蒌配伍滋阴通腑,或加元明粉。吴鞠通银翘散化裁言“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喉疳之疾,阴虚为本,颜亦鲁多遵吴鞠通意,苦寒与甘寒并用,其组方用量考究,有但合病机,放胆施用之气魄,其于喉疳生地用量达一两。喉科疾病多邪气杂合,叶天士《温热论》言“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强调分而逐之,颜亦鲁之清解治法亦涵此意,其于燥邪湿热蕴结而致喉痧者,于化裁方中恢复银翘散原有芦根、竹叶以利湿清热,有时于方中加入玉枢丹辛开气机,芳香化湿。吴鞠通于银翘散加减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之言,颜亦鲁亦多遵之。

颜亦鲁系海派颜氏内科创始人,师从孟河医派贺季衡,其用方法度严谨,化裁灵活,其于喉疾以银翘散变通而用颇具特色。笔者读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验案,于成方化裁每多取用去繁之变,今观颜氏医案亦多此意,成方之用在变、在简、在减,而非在守、在繁、在增。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