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金代的官印制度

 新用户07523029 2020-09-01

三、金代的官印制度

铜印正面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其建立者是完颜阿骨打。该政权建立十年即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从此开始了与南宋王朝长达百余年的对峙。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得以在中国北方雄踞119年,除了其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的骑兵优势外,统治策略方面,在坚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大量借鉴南宋的统治经验,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统治制度,包括官印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印,完全是隋唐官印体制的延续。隋唐的印制是两宋印章的渊源。到了宋代,印制已经成熟。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继辽而起,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与迁都临安的南宋对峙,长期统治北方。女真族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曾以在征战过程中获得的北宋、辽官印为凭信。金太祖灭辽、北宋,也使用旧朝的御玺。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针对各地混用旧印的状况,朝廷不得不对官印制度作出规范。金朝的官印制度由此奠定。但女真族曾经处于辽的统治下,长期借用契丹字。女真字也是以契丹字为基础拼写女真语言而形成的,女真字、契丹字和汉字并行较长时期,故其早期铸行的本朝官印,一部分使用契丹字。

在金取得北方大片地区后,为了对汉族官民实行管理,铸行的大多是汉字官印。这是金代官印的一个特点。金官印采用九叠篆入印,印文风格曲叠绵密,笔画转为方折,文字大多成为横竖笔画的平行排列。据有关资料记述,金代官印承袭宋代,一般印面呈正方形,印钮作梯形柱状。钮上端多刻有“上”字,以示用印方向。印文绝大多数用汉字九叠篆,偶尔也用女真文篆书。印背、印侧镌刻行楷体印面文字、铸印机构及铸印时间,这一特点在“河州监支纳印上”得到了印证。

金代官印印形进一步增大,边长从4厘米—10厘米不等,背款上所记颁铸机构则有少府监、礼部、行宫礼部及各州行部和各路、府、州,铸印各自为政,官印的形制统一难乎为继。此时期部分官印开始出现编号,大约与此种印出多门的现象有关。其后元明清官印逐步完善这一做法,每印有统一的序号,使古代官印管理方法更为严密。

来源:民族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