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到底是谁? 心理学家诺曼曾说,我们依恋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与物品的关系以及物品所代表的意义和情感。 夜幕降临时,总是最能扰人心智,但又是最能直面自己内心的完美时刻。 冲洗一天的疲倦后,我推开衣柜,伸手翻动最里层的箱子,再小心翼翼地将它搬出来,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琳琅满目精巧的裙子,还有些许闪闪发光的配饰,我欢喜极了。 趁着洗漱后的余温,我将一件墨绿色长裙套上,长发,耳环,高跟鞋统统安排。一番打扮后,看着镜中纤细美丽的自己,我满意极了。 梦中,我善于社交,朋友们亲切的呼喊我为“安娜”,父母为我感到骄傲,我自信的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陌生人们不再用异样的眼光“审视”着,我的喜怒哀乐再也不必躲躲藏藏,我终于可以面对真实的自己。 梦醒时分,我回到现实的世界却犹豫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不正常”,排斥自己的性取向,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对同性恋的看法充满了困惑,我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怪胎,害怕独自面对异样的眼光...... 为了成为所谓的“正常人”,我加入反恐同组织,排斥跨性别者,嘲讽那些穿着紧身衣,涂睫毛膏的怪人...... 慢慢的,我终于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类人,内心的挣扎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我开始陷入失眠,变得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大,精神状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次,我真的生病了。我是一名跨性别者。 跨性别 跨性别(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无论是哪种程度,都是跨性别者,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认同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而不是去排斥、掩盖、抵触自己是跨性别者的事实。 跨性别者要警惕“性别烦躁” 前段时间,美国加州参议院委员会以7:1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AB2218:将从纳税人的税款中拿出一部分建立一个“跨性别健康与平等基金(Transgender Wellness and Equity Fund),该基金旨在为跨性别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提供向相应的医疗服务资助,包括手术以及激素。 法案中写到:在加州至少有218,400人被认定为跨性别者,五分之一的跨性别成年人自杀意图显著,容易引起性别烦躁。 02 什么是性别烦躁? 性别烦躁(Gender Dysphori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认知障碍(Dender Identity Disorder)。 性别烦躁是指个体体验或表现出的性别与被分配的性别之间不一致的痛苦,尽管并非所有个体都会因为这样的不一致而痛苦,但许多人如果得不到渴望的躯体干预,例如通过激素和/或手术进行的干预,他们会非常痛苦。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这样解释性别烦躁: 性别烦躁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表现不同。 青春期前有性别烦躁的出生性别为女孩子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想成为男孩子的愿望,并声称她们是男孩,或声称她们将成长为男人。
青春期前有性别烦躁的出生性别为男生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有想成为女孩的愿望,或声称他们是女孩,或他们长大后会成为女人。
当男生/女生出现明显的青春体征时,出生性别为男孩的个体可能在毛发生长的迹象出现时刮去腿上的毛发。他们有时会绑住阴茎,使勃起不易被看见。女孩可能会勒住她们的胸部,弯腰驼背走路,或穿着宽松的运动衫,使乳房不易被看见。 当年龄较大的青春期个体性活跃时,通常不会显露或允许伴侣触摸他们/她们生殖器的限制。对于厌恶自己生殖器的成年人,性活动受到偏好不让伴侣看到或触摸她们/他们生殖器的限制。一些成年人可能寻求激素治疗(有时没有医生处方和指导)和性别再分配手术。其他人则满足于激素治疗或只做手术。 值得关注的是,在性别再分配之前,有性别烦躁的青春期个体和成年人的自杀观念、自杀企图和实施自杀的风险升高。再性别再分配之后,适应性可能存在变化,以及自杀风险可能持续。 03 性别烦躁的影响 跨性别的愿望的先占观念可能在儿童期前2-3年后任何年龄出现,通常妨碍了正常活动。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他们缺乏发展出年龄相仿、性别相同的同伴关系的技能,可能会被同伴群体所孤立而产生痛苦。 在青少年和成人个体中,跨性别的愿望的先占观念通常会妨碍日常生活,关系困难中性关系问题是常见的,并且在学校或工作场所的功能可能受损,负性的自我评价,精神障碍共病的比例,辍学,经济边缘化(包括失业)情况的出现增加。 据有关数据分析,有性别烦躁的群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逐渐增多,最常见的是焦虑、破坏性和冲动控制,以及抑郁障碍。在临床转介的有性别烦躁的儿童以及青少年个体中,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一定程度上高于普通人群。 接纳性环境对于这类青春期个体是十分重要的。 公开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地性别角色,并能被外界所接纳,同时在穿着打扮上能得到支持与同等对待,做真正的自己,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比什么都重要! 04 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 每个人都有同等的价值 LGBTQ+群体属于彩虹色,说明他们是具有包容性,它接纳了来自非顺性别异性恋群体,包括且不限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酷儿、间性人、无性人、无性恋等。这个群体是多元化的。 《Skam》说道:那些穿紧身衣,涂睫毛膏,勇于出去为自己的权益斗争的人,是那些即使被恫吓着,被憎恶着,也一直站出来,声明自己的立场的人。 这样的群体长期受到不公平对待,被歧视,甚至被殴打,被杀害,如同蝼蚁般地生活在令他们窒息的世界,但他们依然勇于面对自己,这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宁愿死也不愿隐藏真正的自己。 LGBTQ+群体中的人们常常在生活中缺乏正常人所需要的归属感,更多的个体在日常社交中怯于表露自己的性取向,羞于对自我认知的正确解读。 无论是LGBTQ+群体,还是其他性倾向群体,他们都不应该被另眼相待,无论性别,身高,年龄,还是性取向。 最后,跨性别的孩子根本没有错,父母也没有错,错的是偏见。希望跨性别群体能逐渐被社会、被公众所了解,被接受和尊重。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心理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请与我们联系,泊恩门诊全力为您服务。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一次分享,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