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岁香港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去世,请勿谈癌色变

 朱觉超 2020-09-01

据港媒报道,香港导演陈木胜不幸因鼻咽癌离世,终年58岁。

1990年,陈木胜执导了首部影片《天若有情》后引发关注,他以执导警匪片著称,代表作有《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扫毒》、《保持通话》、《双雄》、《新少林寺》等。


陈木胜最新导演作品是《怒火·重案》,由甄子丹、谢霆锋和吕良伟等主演,原本计划于今年上映,在拍摄期间,陈木胜感身体不适,之后去做身体检查,不幸患上鼻咽癌末期,电影后期工作都交给其他人接手。

陈导,一路走好。
鼻咽癌是什么东西?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肿瘤中居首位。中国的鼻咽癌发病率居世界之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其中以广东最多,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瘤”。广东又以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高发。

谁容易患鼻咽癌?

鼻咽癌发病以男性居多,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国内报道最小3岁,最大90岁。发病率从20岁开始逐渐升高,40岁--60岁为高发年龄,儿童期少见。鼻咽癌生长部位隐蔽,早期基本无任何症状,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专项检查,才能发现。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有比较明显症状后,才到医院检查,这时70%--80%已属中晚期,治疗难度加大,治疗费用增加,影响了患者生存率。对鼻咽癌进行早期筛查是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最好方法。

鼻咽癌发生原因
据目前研究所知,鼻咽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鼻咽癌有种族易感性和地区、家族聚集现象。
2、EB病毒:鼻咽癌病人95%存在EB病毒抗体阳性。
3、致癌促癌物:环境中存在致癌、促癌物。
4、自身免疫力:免疫功能下降。
鼻咽癌常见症状
早期常无特殊不适,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以下常见症状:
1、抽吸性(回吸性)血痰或鼻涕中带血。
2、颈淋巴结肿大,颈部两侧出现无痛性肿块(硬结),常以单侧出现。
3、耳塞感、耳鸣、听力下降。
4、鼻塞,早期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先单侧,后双侧。
5、头痛,常偏于一侧额、颞、枕部。
6、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口眼歪斜、视力下降、复视、吞咽困难、声嘶等,还会发生肺、肝、骨、肾等器官的转移而出现相关症状。

因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回吸性血痰或鼻涕中带血、单侧鼻塞、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头痛、复视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鼻咽部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鼻咽癌筛查与诊断

鼻咽癌早期表现常无明显特异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一些患者在体检中或是在其他疾病行相关检查时发现。鼻咽癌筛查方法包括头颈部体检、EB病毒血清学检查(EBV-VCA,EBV-EA抗体)等,高危人群或上述检查怀疑为鼻咽癌患者的,需要进一步诊断。鼻咽癌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鼻咽部检查、影像学作出判断,确诊靠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

鼻咽癌的治疗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多为非角化性癌。由于鼻咽癌对放疗异常敏感,故临床上对鼻咽癌的治疗是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多数病例可经放疗或者同步放化疗后治愈。

确诊鼻咽癌后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打击往往比较大,但实际上没必要谈鼻咽癌色变。如果正确认识鼻咽癌后往往就会对它有另一种看法。鼻咽癌是各种癌症中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恶性肿瘤,具体点说,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生存率,在经过诱导化疗再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接近90%,即使是无瘤生存率也可以达到80%。可能大多数普通人对这个没什么直观的感觉,我们来做个比较吧,就拿常见的胃癌来说,同样晚期的胃癌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通俗地说,10个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9个能活过5年,这在所有的肿瘤里面也都是排在前列的。因此,我们没必要谈鼻咽癌色变,在确诊鼻咽癌并正确认识它之后应树立彻底治愈疾病的信心。
哪些人应该尽早接受检查?

就目前医学水平,鼻咽癌是各种癌症中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恶性肿瘤。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加上良好的心理心态及康复的医疗护理等,治愈率可达90%以上。问题是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这就要靠群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专科检查或接受普查等。

广东是鼻咽癌高发区,尤其是佛山,中山,东莞,顺德,四会,肇庆等珠江三角洲和西江两岸地带人群。90%左右鼻咽癌发生在30岁-65岁,以40岁-54岁发病率最高。因此,成年人应广泛接受鼻咽癌专项检查或普查,3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疑似症状或者家族中有人患癌特别是鼻咽癌的人,更应尽早检查,以免延误时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鼻咽放疗二科

编辑:宣传科新媒体工作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