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周公庙
文/李建红
洛阳周公庙坐落在洛阳人妇孺皆知的凯旋路与定鼎路交叉口东北角,且与定鼎路紧邻。虽然周公庙门牌号是定鼎路九号,但周公庙的山门却正对少有人知,短短百米的五贤街。
洛阳周公庙是隋朝末年只当了一年皇帝的王世充,在六一八年开建。还没有形成规模,就被李世民唐灭隋的战争所损坏。
唐朝建立后,应洛阳人缅怀周公造都,当时政治,文化需要,于贞观年间,在原址重建,开元年间扩建。
唐朝安史之乱,黄巾起义,使洛阳城备受摧残。周公庙也未能幸免。
洛阳从宋朝此后就渐渐远离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洛阳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营修周公庙人力,财力。
随着孔家儒学在中国被统治阶层定位国教,汉人正统。周公这个儒学元圣,才被重视,尊崇。明嘉靖四年,万历四十七年再次重建扩修,盛极一时。
好景不长,明末李自成同明朝军队大战洛阳城。古都洛阳,城内生灵涂炭,房屋尽毁,城外周公庙也大伤元气。尤其是主殿,元圣殿被烧的荡然无存。
现在的洛阳周公庙主要建筑,大多是明清遗留,和近些年政府投资修缮。
如今看得到洛阳周公庙,是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小广场(原元圣殿遗址),定鼎堂(现在的大殿),礼乐堂,先祖堂及东西廊坊。
定鼎堂是现有周公庙第一大殿,供奉周公及其弟召公、毕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五尊圣像。殿堂三壁绘了周公牧野之战、辅佐成王、东征平乱、分封诸侯、营建洛邑和制礼作乐六幅画面,歌颂周公一生丰功伟绩。
定鼎堂曾经称宝鼎堂,取“成王宝鼎郏鄏”之意而名,虽为明清建筑,却有唐宋古风。堂匾为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戴传贤所题。伯禽像乃明代塑造,泥胎彩绘,弥足珍贵,1991年清理主殿时于壁龛内发现。
二殿,原称会忠祠,东边陈列的是一组周公及其分封的列位诸侯人物群像,西边陈列了一组仿制编钟,再现了当年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置身此殿仿佛能聆听到典雅而悠扬的韶乐,故改名礼乐堂。
最北面先祖堂,殿中供奉周公及其子孙后代108个姓氏的牌位。洛阳知县龚松林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主持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外设走廊,硬山式,青筒瓦覆面,庄重气派。
周公庙的山门是歇山重檐式建筑,龙形屋顶,飞檐两端饰以吻兽。山门的确不大,却是周公庙建筑精华的一部分,细细慢品觉得隽秀灵巧,不高的顶部四角起翘,拓展伸张,长宽比例匀称和谐,能显出周公庙的文化历史建筑的厚重。大门上题额“周公庙”三个大字,是洛阳书法家李松茂的墨宝。
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周公庙,其中以洛阳周公庙、陕西歧山县周公庙、山东曲阜周公庙最富盛名。
陕西,山东周公庙多以宗族祭,后人拜祖祭内容为主。
洛阳周公庙以洛阳人纪念周公营建洛邑最为独特,制礼作乐,儒学元圣,周朝定鼎中原为主。许多功绩就在洛阳,深得洛阳人心。
所以洛阳周公庙就有了“弘扬周公文化 传承礼乐精粹”的独特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