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论坛,是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创办的公益学术活动。第五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论坛分为南部、西部、东部三个论坛。 其中,第五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西部)论坛暨青年教师中考数学压轴题讲题比赛于2018年8月9至10日在陕西渭南高新中学成功举行。以下是渭南高新中学王建学校长在闭幕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罗教授、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刚才罗教授说他是带着问题来继续学习(罗增儒教授在第五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西部)论坛闭幕式上的发言——带着问题继续学:压轴题的认识与求解),我在本次论坛上一直是带着敬畏和虔诚来学习的。在这里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到的,我不敢有一点遗漏全部放进自己心里,好用一年的时间去慢慢消化。 记得去年召开的第四届论坛上,我做过一个证明题,想证明参加论坛的各位老师是不是优秀老师。 证明从一条公理开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是优秀老师。” 接着,给出了两条推论。 推论1:“假期自主研讨深奥知识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的老师。” 推论2:“假期自主学习的老师是有理想信念、道德高尚的老师。” 再提出一个假设:“善解初中数学压轴题的老师需要有扎实的学识。”压轴题是分量最重且最难的题目,最能体现老师的基本功。所以,善解压轴题并喜欢研究压轴题的老师一定是有扎实功底的老师。罗教授刚才的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假设成立。 下面给出已知条件:“今天是暑假,大家参加论坛都是自主的”。 最后得出结论:“来参加论坛的都是优秀老师。”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论坛的主角。我在直播平台上认真观看了实况。活动间隙我抽空与五十多位老师进行了访谈。 先分享一位延安初中老师的故事。他的班级入学时数学平均成绩11分,学生不是逃学就是辍学。登门劝返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要面对家长的漠然与不屑。初一结束时,他班上第一学期的教材还没讲完,为此他受到了教育局的批评,原因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然而,他班上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少,数学成绩也提高到生均30多分。这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教学任务?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从第一章到第十章,把教材内容讲完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吗?这位老师还告诉我,解压轴题对他的教学其实是用不上的。他来开会就是想看看别的老师讲题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专家是怎么说的,解题的思想方法能否在他的教学中去用。他凭着热爱与忠诚在工作,是这份热爱与忠诚战胜了内心的无助、恐惧与怯懦。 论坛上有这样一批老师,我们感到骄傲。谢谢你们! 据我了解,参加论坛的大多数老师都是自愿放弃假期,自费来参加的。你说靠什么?靠的是大家都想当一名好老师,靠的是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与热爱,靠的是我们的教育情怀。论坛正在成为大家价值观的凝聚者。 回顾去年的论坛,借此也向大家汇报一下论坛对我们学校的影响。 第一是今年我们实现了两个突破。一个突破是今年学校占10%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残障随班就读学生全部参加中考;另一个突破是我们600分以上高分段学生的比率名列全市前茅。这是论坛带给我们的新飞跃。大家更加坚定了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办学思想,加深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二是我们的课堂变了,课堂目标明确了。老师们开始探索“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每节课都有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去实践、去思考、去争论。知识是人们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即图式的基础上与环境不断互动形成的。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与新环境刺激相互影响的过程。个体在感受刺激时,将新信息整合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是一种量的变化过程。外部刺激的影响使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顺应,是一种质的变化过程。在激烈的争论中,新观点要去否定、颠覆原有的认知,那才有可能是一种质变、提升和创造。人的认知就是在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学知识不是记忆符号语词,更不是简单的模仿,是我们在与自然、生活、知识的对话中自我建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成长了。 第三个变化是解数学压轴题的思想已经“开花结果”。罗教授在去年论坛上讲:“解题过程分四个阶段:看题、想题、写题、回题……想题就是进行思路探究。”我们应用解数学题的方法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 今年高考前夕,高三美术班的老师找到我:“还有二十天就要高考了,孩子专业课全过了,但按现在这个样子,文化课肯定大部分过不了。”我们找学生座谈,拿他们的模考试卷逐一分析。我们发现有一科可以突破,那就是文综。因为我们分析发现,学生对书本上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就是不会做题,不会解决问题。于是,我决定用数学解题的方法试一试。我上课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上“长课”,把一天时间都给我,好让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 第一步,学会读题。我们试验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给核心词画圈儿,给重要的句子划线,经过一两天的练习学生就掌握了。 第二步,找思路。就是探究解题的思路。文综的题目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情境,很难套用标准的抽象模型。如何从现实的情境中抽象出需要回答的问题至关重要,方法就是联想。“找路”就是联想,就是发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联想一般有两个趋向,一是从给出的情景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二是从知识联想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再用生活的逻辑对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进行审视、对比与判断。其核心就是用生活的思维去寻找事物之间的逻辑。接下来,就是写题和反思。高考结果出来,学生和家长非常满意。我们的探索还会持续下去。做有创造的教育,办有担当的学校,育有责任的学生。老师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战胜了恐惧,科学和真理让内心变得强大。 本届论坛就要结束了,总结三天紧张的工作,我有三点新感受。 第一,范围和影响更大了。除了来自二十六省市的老师现场参会,在网络上收看直播的还有台湾、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的同行朋友,我们的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盛宴。 第二,价值追求更加明晰了。去年的论坛是我校校庆学术活动的一部分。今年的论坛目标明确,就是探讨数学教育精髓,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参赛的12支代表队,除了公办学校代表队和名师工作室组队外,还出现了由区域精英老师自由组合的湖南省精英教师代表队,出现了由教师、编辑等不同职业人自由组织的上海压轴题代表队,还有教育机构组队的深圳多维代表队。参赛队伍的组织形式更多样。 教育机构组队,给中学教育注入了一种新要素。区域名师自由组队,为名师成长创造了一股新的制度力量。深圳多维教育的大雄老师一到渭南,我就找他聊,想知道这些名校毕业的海归博士在教育机构的教学与我们学校的教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和教育机构的老师、乡镇初中的老师聊,想知道他们的困惑、诉求和期望。大家告诉我,平时工作的心理压力很大。不能拒绝任何类型的学生,尤其遇到一些没有学习欲望,与家长沟通不畅的学生。有的家长把孩子送给老师,要求在一个月之内让孩子成绩提高二十分,有的希望孩子马上爱上学习变个人……老师都能做到吗?有时候真的感到恐惧和无奈。我明白了,他们来参加论坛,不只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题的,他们是来寻找一种力量,寻找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力量。 第三,论坛更具学术领导力。本届论坛增加了读题环节,讲题后的点评和争论更加激烈,沙龙的内容更加聚焦。尤其是新增加了“几何画板”探究沙龙,论坛开始更加关注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我想每一位老师其实都会面临各种挑战,自然会有恐惧和忧虑。打消恐惧的办法就是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而内心的宁静来自于自我实力的强大,来自内心的激情和目标。 讲题过程中,有老师说:“啰嗦死了,老是在绕来绕去。”也有老师说:“总是在玩模型,应当从最基本概念出发。”有的老师说:“面对的是老师,应当重点讲思路。”有的老师说:“应当讲过程,这样才能锻炼思维。”……关于题目具体问题的争论更多。开放的讨论氛围和专家引导把争论引向深入。相信论坛能为我们的初中数学创造更多奇妙体验。 最后,我提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讲题的定位可以更明确。是在给学生讲,还是给老师讲?给学生怎么讲,给老师怎么讲?是要提升老师的解题能力,还是想告诉老师讲题技巧,或者是期望学会数学思想的运用。 第二,要大胆创新,尤其是教学技术的运用。比如,课堂教学流程图。从课堂观察的角度看,对讲题的教学流程设计重视不够,讲题的思维导图不明晰。讲题过程缺少试错。有时候课堂上的“峰回路转”的不完美,才会得到更大的启发和进步。昨天方教授的致辞(方运加教授在第五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西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寄语新青年数学教师),我认为有两点是核心:一是要做兼容并蓄的数学人,要多从其他领域、其他事物中获取智慧;二是要创新,将数学与其他事物“混搭”,有可能出现一片新天地。数学与其他学科、与现代科技融合,会衍生出很多新课程供学生选择,为那些恐惧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开启“另一扇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 尊敬的各位老师。酷暑当头,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渭南切磋研讨,再次见证新青年数学教师论坛的精神。凝聚起共同的价值追求,让生活彰显生命的光彩。 感谢罗教授、方教授的倾心指导,感谢刘祖希、马学斌先生的辛勤工作。感谢各参赛队、主办单位、学术支持单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和观看网络直播朋友们的积极参与。 教学创新都是思想和行动不断对话升华的结果。让我们的学习充满信仰的力量! 谢谢大家! 阅读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