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烈的活着

 用字记录生活 2020-09-02

先生有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代人更为直接地说,人丑多读书吧。那么人老了呢,有许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让自己生活更为精彩些,许多人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参与各种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读书其实也是其中的一个好方法。岁月会让容貌老去,常读书,有更为丰富的体验,常思考,让精神世界更为丰盈,心灵更为澄明。

前不久刚读完的三本书,分享我的肤浅的想法。

一、《旅行的艺术》作者阿兰·德波顿。

这本书听说很畅销,我又喜欢旅行,找来就读了。

去哪儿旅行?来自别人的经历、旅行的广告、网上美丽的图片......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书中告诉我们,旅行的一个失败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的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接纳到的信息会变得杂乱无章而缺乏价值。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房间里”。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别人待腻的地方,这是很多人旅行的出发点,然而心浮气燥的人,即使出门旅行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来到了新的地方,在旅行中可能会比平常有更多的感受力。细小的不同,会触发很大的好奇,面对壮阔的景观,会感慨自己的渺小,日常的那些困顿似乎也不成问题。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其实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书中建议我们,可以把好奇、思考和观察,通过绘画、照片、文字等形式加以承载,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用心去感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那么这一场旅行会更加的完美。

二、《安维利镇的安妮》作者露西·莫德·蒙格玛丽

依稀记得有人曾评说过,《绿山墙的安妮》不错,但是我不确切是否是这个书名,无意间见到《安维利镇的安妮》,有缘,读来感觉也不错。

其实这是红发女孩系列(共八本)之一,我刚看完,但是不是系列的第一本,书里的主人公已经长大,十七岁,红发女孩当上了安维利镇的小老师。

故事从来了一位怒火冲天的邻居开始,到家里收养了一对双胞胎,各种的棘手,安妮在学校教书又碰到了许多问题,但是渐渐长大的安妮很是乐观的面对这一切,自信、踏实。在她身上看不到她原本也是一个孤儿的影子,她终于去了大学深造,并且我相信定然会有不错的前程。


安妮对生活的热爱,爱幻想,使她善于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我在书中跟着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在书中还有老处女拉文达小姐的爱情生活圆满结局,很浪漫、美好。

作者露西·莫德·蒙格玛丽于1874年出生在加拿大爱德华太子岛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安妮的身上有着她的少女时代的烙印。无论如何的困难,都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美好梦想,也许正是这段亲身经历,使她成功的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安妮的形象。

在作者的简介里我才知道《绿山墙的安妮》也是红发女孩系列之一,是1904年开始动笔创作的,历时一年完成。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作者也屡受挫折,但她绝不轻言放弃,直到第六次投稿,终于被一家出版社接受。如今《绿山墙的安妮》已经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我已经找到了红发少女系列共八本中的六本。

我非常喜欢有人这样评论安妮:热烈的活着。 

三、《虚无的十字架》作者东野圭吾

中年夫妻的独生女被害,杀人犯找到了,有前科。杀人是否一定要偿命?这一起最后执行了死刑的是在遗族不断的上诉和杀人犯自己也厌生之下才有了结果。然而,因为独生女的离去,夫妻不能面对彼此,生活压抑,终以离婚散场。

各自在工作中找到了寄托,但是那般的伤痛,刻骨铭心。然后,没几年,丈夫接到电话,说是前妻被人捅死。很快的有人自首了。那么,如何量刑?是否执行死刑?

丈夫在了解前妻所从事的工作中,才知道她一直为是否对法律上将取消死刑及带来的影响,在进行社会调查和写作。期间得知一独身女子不一般的经历,涉及一起杀人事件,年轻时曾和热恋的男子一起杀死了刚出生的婴儿。于是,她找到了那位男子,让他俩去自首。这一隐情刚巧被他的老丈人听到,然后那个前妻被杀了。

在监狱里,有些人确实悔过了,有些人为了缓刑、假释而貌似悔过、进步,然而回归到社会,人们的鄙视、生存的困顿,抑或是劣根尚未根除,又再次的犯罪。那么,监狱真的是起到了监教、救赎的作用吗?而逍遥法外的类似那个杀了婴儿的男子,功成名就,真正的悔过,很出色的服务社会,并从自杀的边缘拉回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子,明知她怀着别人的孩子却和她结婚,真心实意的关怀、爱护母子俩。即便如此,也救赎不了自己,一直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那么应该去自首?也判死刑?

《虚无的十字架》说的就是三起杀人事件,及所引起的有关思考,死刑是否是遏制犯罪唯一方法?很沉重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