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岁 月 如 水 作者丨刘学志 编辑 丨张旋 当窗外的小雨嘀嗒声响起,老文才往外看了一眼。哦,原来天已经黑了,还下起了雨。雨不大,老文很喜欢这种天气。多少年前,老文的每一首原创音乐好像都是在这种天气写的,所以有人说老文的音乐有雨的味道,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他都是笑笑,也不想多解释什么,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老文忙了一天,中午没顾得上吃饭。现在肚子很饿了,雨声和思绪代替不了饭,老文自己煮了面条。因为是自己吃,所以就按自己的口味,撒了一大把花椒,对于这一种吃法,老文的老婆只说了俩字:怪人!是的,老文确实是怪人,他一天吃三顿面条也吃得很香,特别是下雨天,必吃面条。因为在老文的心里,下雨天吃面条吃的不是面条,而是回忆。 老文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每当下雨天,不用去地里干活,也许父母为了省事,一般都是下面条吃。老文永远都忘不了,一家人坐在一起,每个人吃面条放肆的声音,那种气氛那种味道,成了老文永远抹不去的回忆。现在,一碗面条就摆在自己面前,老文笑了。听着雨声,自己想吃出那种放肆的声音,可是,除了雨声,老文没听到任何声音。老文忽然想起,有些回忆真的成了回忆,永远回不去了。老文哭了,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永远见不到父亲,再也没有人和他吹牛下象棋,再也没有人叫老文的外号,老文再也搂不到父亲胖胖的脖子。 老文吃了半碗面条,电话响起,是母亲打来的。她告诉老文,小区开始安装闭路电视,老文老家的村集体拆迁,全村都住上了楼房,正在装修楼房。老房子总是要拆的,村里很多人是开心的,因为住上了楼房。老文不开心,因为这是他成长的地方,有着太多的回忆,太多的不舍。 所以在搬家时,老文尽可能多地带上了老家的东西,其实搬去了也没用,也是堆在地下室。有的东西,比老文年龄大,比如母亲结婚时的豪华嫁妆——一个纯手工的衣服柜,柜子的木头都已变色,母亲舍不得扔。老文感觉,这个柜子也许有母亲甜蜜的故事,因为老文竟然从母亲眼里看出了一丝柔情的幸福。虽然是一瞬间,但还是被老文捕捉到了。因为母亲不同于普通妇女,她70年代入党,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红人。从年轻就比同龄人自强自立,嫁给老文的父亲以后,她也没能成为父亲所希望的那种温柔贤惠的女人,不会做饭,不会做衣服,性格还是那么刚强,倒也是把家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她又把整个村处理得井井有条,因为她干上了村里的支书。1986年,一个小学文化的女人,挑起了村里的重担,这个担子一挑就是二十年。 可以想象,老文很难从母亲身上找到那种母性的温柔,所以刚才母亲眼里那一丝稍纵即逝的柔情,是被老文“捕捉”到的。当老文用尽全力去搬那个柜子时,却很轻松地搬了起来,老文很吃惊,小时候推也推不动的柜子已经成了他手中很轻的东西,他忽然明白了,小时候的“手无缚鸡之力”如同母亲年轻时的“雷厉风行”都被岁月带走了...... 对于父亲的去世,老文对母亲是存有一丝怨恨的。在老文的记忆里,他是听着父母吵架长大的,不管遇上什么事,先吵,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全是因为老文父亲又说错了话或是又做错了事,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争吵。这些对于老文来说慢慢就成了习惯。老文结婚以后,对老婆有时蛮横不讲理,从心理学上来讲,或许是出于对母亲的反抗。庆幸的是他的老婆温柔如水,让老文有了些许的改变。 老文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走过了几十年,才六十三的年龄,就永远的离开了老文。没有想到的是,母亲在父亲坟前哭得像一个孩子,说我和你吵了一辈子的架,把你吵死了,孩子再好,也不如你在。老文在那一刻终于原谅了母亲。 岁月如水,有一丝凉。但愿我们的心永远有一丝温暖。 作者简介:刘学志,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人,热爱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