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  

作者/张元香    摄影/李金峰   

 又是一年麦收的季节了。

 思绪回到了三十年前的这个时节……

 三十年前,也是这个时间,一场覆盖整个晋南地区的特大冰雹袭击了我所生活的小村庄。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冰雹过后,大人们的神情有多失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沉甸甸的麦穗顷刻间全都东倒西歪,成片成片伏睡在地里,很多麦穗直接被冰雹打落在地里,接下来的状况更糟糕,因为冰雹夹杂着的雨下得太大,所以地里几乎被雨水渗透了,以至于好几天人们都无法进行正常收割。等到地晒干,人可以进地时,所有伏倒的小麦已经和泥土混在一起,发了芽,即使没有发芽的也变了颜色。

 想尽一切能想的办法,人们还是尽最大努力把期盼了一年的成果或多或少抢收到家里,过了所有程序,变成麦粒,晾干。准备储存时才发现,出了芽的麦子减产一半不说,磨出来的面粉不能做面条,只能蒸馒头凑合着吃,还有的人干脆做成石头饼吃,减少一些怪味。我们家当时几乎有三分之二的麦子都没逃过那场厄运。看着懊丧之极的父母,我的心情很复杂很复杂……

 之后很多的麦收时节,有辛酸,也有喜悦。农民,没有能力左右老天爷,可更不舍得,错过这个一年只有一次的麦收时节。

 每年,除了正常麦收,捡麦子,也是农家人的一份收获和喜悦。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些年和表姐一起捡麦子的事。表姐说,捡麦子,需得早起,因为早晨的麦杆潮潮的,不容易断,扎绑时好侍弄,扎好了就像一束束花。等到太阳晒起来,折了杆,绑不成扎的麦穗,就直接捡放到随身系挂的布袋里,布袋有时也可以是用碎布块缝制的书包。

 要说捡麦子,还真不是个好活儿。除了不停的低头,眼睛还得瞄准,腿脚还得不停走动。走一步,一弯腰,挪一下,又一弯,腰太累了。蹲坐停歇时也不能闲,还得整理捆扎捡起的麦杆。毕竟,我们是在和太阳抢时间。

太阳,老高老高了,开始喷毒了,我也累了,饿了,实在没劲儿了,于是央求表姐回家。表姐终于直直腰,捶捶肩,也懒得抬头看太阳,或者会用沾着麦土的手再捋捋头发甩甩汗,然后,开恩发话,可以回家。其实我知道,六七个小时了,她也很累了。

 忍着口渴,耐着饿,我和表姐,脊背后面背着束把成捆的麦子,胸前挂着装满麦穗的布袋子,像两个逃难的野孩子,却满脸都是成就感的快乐样子。除了因为路边熟人都夸我们是好孩子,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捡回了很多麦子……

 后来,又经历了很多的麦收时节,除了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就是烈日炎炎下的汗流浃背,还有晒麦场上虎口夺食的分秒必争,其间也不乏和父母亲坐在田间地头吃饭的情形。踩着羊肠小道从深沟地里一捆一捆扛麦子,夜幕中随父亲推着小平车拉麦子,碾麦场上赶着毛驴碾麦子,踩着板凳站在风车边扬麦子,最后是一家人兴高采烈看着大堆的麦子,估摸今年收成有多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多年,好多年过去了,过不去的却是挥之不去的回忆。

 好多个,好多个麦收时节我都没有参与其中了,却不曾忘记其中的点点滴滴。

 好多个,好多个麦收时节,我都会默默祈祷,祈祷老天能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开一路绿灯,能让他们少一点奔波和辛劳。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深深眷念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那亩麦田。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我想起了好多好多……

编辑丨任晓娣

作者简介:张元香,生于1974年,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鲁生村人,小学文化,平时喜欢读书写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