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夏,采桑子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初夏,采桑子

文丨郭慧       图丨王高山       编辑丨娟娟

 暮春初夏,花褪残红,油菜花早已散尽金黄色,只留下饱满的子实,一簇簇一丛丛的荚子密密麻麻地长满田野。黄褐色的油菜地匍匐着层层叠叠的油菜棵,生命将尽,它们在等待着五月的成熟时节。初夏的五月,田野除了铺满渐变黄色的油菜,在水塘边还密密长满了野桑树林,此时此刻,紫红多汁的桑葚成熟了。

 公司门外,油菜地边,长满浮萍的水塘边杂树丛生,密密匝匝,满目青绿。沿着崎岖蜿蜒的林间土路,田里拔节而生的莴笋舒展着紫红色的叶子,翠绿的水芹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茼蒿已经老去,开着葵花般金黄的花朵,结着它的种子。花白头发的农人戴着破旧的草帽,挽着裤脚,蹲在一畦青蒜里拾掇着。我们三五成群绕过漫水的陂塘,去寻找桑树结的果子-----桑葚子。

 碧油油的枝条仿佛被密密的桑葚压弯了,沉甸甸地垂在半空中。一颗颗团团簇簇,深紫浅红,缀满枝丫。晚风吹来,桑叶闪着绿莹莹的光彩,婆娑摇动,满树的紫红色映在树间,倒映在水面,是满树的风流韵味。高高的绿色之间,累累的硕果恰恰是惹人垂涎的美味。这些生长在山野之间的果子, 是久居城市的人难以见到的。而我们却有这样的幸运。深紫色的桑葚一碰即落,放在嘴里甜美多汁,唇齿生香。

 吃着桑葚,不由得想起中学时代初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其中的一个片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趣味盎然的百草园里,酸甜可口的桑葚成为他遥远的童年记忆。蝉鸣蛙声,蜂飞蝶舞,云雀轻盈,桑葚甜蜜,童年的平淡欢喜在这些可爱的影像中,穿过悠长的岁月显得异常生动难忘。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桑树还与相思有关。春末夏初,城边袅袅的垂柳随风飘摇,陌上青青的柔桑春意无边。曼妙的暮春光景,陌上桑树成林。蚕事渐忙,采桑女子穿行在桑树间,偶尔却心不在焉,原来是思念春闺梦里人。在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里,我们看到古代的采桑妇人在荏苒的青春岁月里思念着从军的良人。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桑梓即是故乡情。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四周栽植桑树和梓树。种植桑树是为了养蚕纺纱,种植梓树是为了点灯照明,后来“桑梓”成为故乡的代称。忆起一缕袅袅炊烟,忆起一株青青桑树,忆起一颗紫红桑葚,忆起一弯浅浅月牙。明月千里遥寄相思,弱水三千浮生若梦。少小离家乡音未改,行遍千山万水。故乡,虽远在天边,更是永远驻留在心上。

 立夏已到,小满未满。枝繁叶茂的桑树,紫红色的桑葚掩映其间。这些饱满的浆果带给我们丝丝清甜的同时,亦勾起缕缕乡情,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郭慧,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华泰集团《今日华泰》特约撰稿人,现供职安徽华泰。喜文字,爱旅行;喜音乐,爱画画。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