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这几个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zjshzq 2020-09-02

我们都知道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基本条件与要求以为准。但是有些高校的申报工作也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注定是要失败的,或者即便申报成功,也会面临被撤销的危险。

1.学校招生名额有限。这个因素很多人并没有关注到,不少人一直说某一些学科的实力有多强,但是其忽略了申报成功只不过是开始,如果没有招生名额,一切都是白搭。从对很多学校的观察来看,有些院校虽然成功申报了一级学科博士点,但是招生名额一直处于5名左右的招生人数,这样的博士点在未来的审核中一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不少院校的招生名额有限,那么新增博士点如何获得招生名额也是大问题。我们关注到近一半的院校博士招生名额在100人以下,在很多专业招生,这样一个专业仅有几个招生名额,那么如果在这样的学校申请博士点,很显然名额的获取将会异常艰难。毕竟一个学校的招生名额除了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很难得到大量增加。

2.博导人才的储备不足。有人认为博导是各个学校自评的,一旦的需要自己评选一些不就好了。但是现实是文件在那里,想大改(如让讲师、副教授招博士生)太难。甚至很多优秀的博导候选人由于年龄问题,不再适宜成为博导,一方面申请博士点成功前5年没有足够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另一方面有一定的程序性与实体性限制。这个问题在2020年的博士扩招中也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院校招生名额实现了突飞猛进,有的院校无法增加,因为没有储备博导,现任博导不敢、政策也不允许多招生。因此白白错过了2020年大量扩招得好机遇。

3.硕士研究生教育跟不上,也表现在招生人数上。我们看到一些院校虽然想申请某一学科的一级博士点,但是在当下全国大面积扩招的情况下,他们院校这一学科的硕士招生人数太少了,跟其他院校不具有可比性,未来即便进入评选阶段,很大程度上会落选。

4.没有特色。诚如上面所言,极速扩招之后,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那么这个学校的竞争力会非常弱。这个很可能不少人还没有关注到,往往以历史怎么怎么样为说辞,自认为本学院好。我们不否认你们学校的辉煌历史,但是这个社会很功利,很容易出现强劲对手把中间者给稀释掉。毕竟还得考虑就业问题。这些年清华北大人大等等名校扩招太厉害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最近几年博士招生规模多达7000人,不出意外很快就会被评选为双一流大学。这样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就会瞬间陡增,在现有的招聘格局下,可以预计非双一流大学博士即将面对的竞争。同样地,博士点申报也是如此,本来你还不错,硕士学生的考博情况比较理想,但是名校极速扩招之后,你学生的考博就可能遇到巨大困境,进而就影响到整个学科的评估。

5.人才外流。当下的人才市场,你会发现导师队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如果你本身没有博士点的支撑,很可能当你下一轮开展博士点申报时,这些大牛都离开了。

6.身份标签的丧失,学生未来就业成为难题。我们的很多判定,往往立足于当下的需求,甚至立足于过去几年的需求。这样就容易形成误判,以为某个方面缺口很大,其实站在全局的视角去看,缺口并不大。例如5年前硕士在很多地方还很吃香的,博士在非省会城市很稀缺,但是可以预见5年后(也就是你申报成功、招生、学生毕业),那就是另外一种天地,预计5年内我国将新增30-40万博士学位拥有者。那么你的学生竞争力在哪里呢?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仅是一种主观的表述。博士点的申报还是以为准。本文的目的只是告诉大家,在我们进行学校前景发展预估的时候能够看到这些因素以及潜在的风险。这就像一个人一样,你当然是在越来越优秀,但是你不能局限于自我的越来越优秀,你必须关注到同行、同龄人的发展速度比你快,还是慢!

同时,在此我们也想再次声明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基本立场:我们不否认你的优秀,我们不想去预估你的未来,我们只是想真实地告诉你当下的教育是怎样的,潜在的趋势在哪里,哪些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尽量推着你进入同龄人的竞争轨道,而不是停留在非同龄人的竞争轨道。如果你很优秀,不要浪费自己的优秀,我们想让你发现自我的优秀。(这段话确实太没用了,简单举个例子,很多人一直在说我学长学姐怎么说,但是你得告诉我你与学长学姐的距离远吗?很多人一直在研究与自己距离太远的所谓经验与方法。例如清华北大法学的很多专业一年只有1-3个统招名额,但是每年学习借鉴他们方法的多达上千上万人,而且有些人不计成本的模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