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WarOH协虎 2020-09-03

曾国藩不仅是晚清中兴四臣之一,其高洁的品格更被后人奉为圭臬,甚至后来诸多影响中国的大人物都将他视作偶像。而《曾国藩家书》作为曾国藩一生的行为语录的载体,在现今更是被不少人拿来学习和阅读,并从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在曾国藩众多家书中,有一篇被曾国藩藏匿至深,未敢将其流传下来,直到百年以后人们才得知真相。那么这一篇在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时期的家书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竟然让曾国藩讳莫如深?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首先我们要知道,曾国藩是一个当官达人,他曾经只用十年时间便从寒门子弟走向朝廷二品大员。而在这一切背后,曾国藩的发迹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他的恩师穆彰阿。在穆彰阿的出谋划策之下,曾国藩才得以在道光一朝只用十年位极人臣。

然而到了同治朝以后,穆彰阿不受同治皇帝待见,而曾国藩也因此受到同治皇帝冷落。直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曾国藩才再次受到皇帝恩宠。当然,也正是没有恩施的照料,曾国藩才只能去主动挑起镇压太平军的苦差来证明自己,甚至一度在战场上受到朝廷官员的攻讦。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咸丰十年八月时,曾国藩在前线战事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此时他正准备围困安庆的太平军。然而就在他通过千辛万苦地奋战后,扭转了战场颓势、反守为攻之际,一封朝廷加急的谕令被呈到他的帐中。

在这封谕令之中,同治皇帝以英法联军北上为由,指名道姓要求曾国藩将他手下第一悍将鲍超调取勤王。显然,在国家风雨飘渺之际,满清官员仍旧对汉人出身的曾国藩表现了浓厚的不信任情绪,深怕他会趁着朝廷孱弱时拥兵自重。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曾国藩显然意会到了朝廷的意思,但显然此时他是万万不能将鲍超交出,一方面原因是眼看胜利在望,这是他用自己生命代价所换来的战果,自然不能就此放弃;而且一旦放弃,如果太平军卷土重来,那么他可能将会再度陷入不利的阵地。另一方面,如果将鲍超交出以后,且不说太平军会对他有生命危险,连朝中政敌也会更加肆无忌惮加害于他。

可是不交出鲍超又能怎么办呢?首先曾国藩素来以忠孝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他自是不愿违背圣令。再者,就算他真的违抗,那么他也会被朝廷视作不忠不义。就在曾国藩进退两难、食不下咽之际,李鸿章作为他的后生为他献了一策。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在李鸿章看来,此时朝廷已经很难阻拦英法军队的入侵,不超过半月京城便会被洋人占领,就算鲍超此时率军回去也无济于事;再者,洋人也没有想直接统治中国江山,因为民意让他们没有统治基础,所以最多就是洗劫一番,相比之下,拥有民意的太平军对大清更具威胁。

如果鲍超此时离去,那么必然导致战局不利,那时既不能成功勤王,还要面临坐大的太平军势力,这可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李鸿章坚持不让鲍超勤王,并且劝曾国藩用拖字诀去应对朝廷的旨意。相信要不了多久,京城会因为被洋人攻破而将原有旨意作废。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其实对于睿智的曾国藩而言,这个方法其实不难想到,只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满脑子忠君体国,所以潜意识中刻意逃避这种方式。但是既然李鸿章态度如此坚决,曾国藩也只能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进行采用。

于是曾国藩双管齐下,一方面他上书朝廷,以鲍超“官衔太低,难当大任”为由,让朝廷从自己和胡林翼二人中选择一人进京勤王,以送信的往返时间来拖延;与此同时,他还写了一封家书给前线围困安庆的曾国荃,准备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同自己做好赴京勤王的准备,以做好拖字诀失败的准备。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后来,事情正如李鸿章所料,京城不出十日便被攻破,皇帝出逃京城。自然而然,朝廷也直接不用曾国藩勤王了,而曾国藩也因为上书言辞真切,让朝廷也不好责怪他。然而,正当曾国藩以为能松一口气时,曾国荃的一封回信却让他的心提上嗓子眼了!

那么曾国荃心中说了一番什么话呢?其实当时曾国藩看了这封信后,因为信中内容让他又恶又惧,所以直接阅后即焚,现今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后来曾国藩却根据这封信做了一封回信给家弟。而这封曾国藩的家书也只是在他弟弟看了以后,便被封存为家族绝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见天日。

而从曾国藩的这番家书中,我们不难推测曾国荃回信中的内容。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在曾国藩的回信中,他觉得自己弟弟语气太过骄纵悖逆,他便劝他老实点,世间之事错综复杂,不是曾国荃随便就能参悟的。另外,恭亲王虽然贤能,但是留守京城,锋芒毕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不了多久他就要被圣上所忌惮。再者,就皇帝和僧格林沁而言,并没有曾国荃说的彼此之间不信任,大家都在一直努力抵御外敌,你不要估摸错了形势。最后,我们做臣子的应当心有忠义,对朋友要真诚,不能因为一点成就就妄自尊大,让骄气蒙蔽了双眼,最终遗臭万年。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显然,从曾国藩的话中,我们不难猜测曾国荃信中的内容不外乎几点:一是觉得咸丰太废柴,不如让坚守京师的恭亲王奕䜣去当皇帝;二是咸丰嫌僧格林沁威胁太大,不肯重用;三则是实在不行,干脆曾家另起炉灶,分食天下!

显然曾国藩听闻以后自然胆战心惊,用了极为沉重的语气去劝导自己的九弟,让他收敛自己的骄纵,谨言慎行。而他给曾国荃这番回信被封存长达百年自然也是理所应当,毕竟一旦此信泄露,整个曾家必将万劫不复,更何况曾国藩的功高盖主迟早会引起皇室的忌惮。

而曾国藩的回信,也彰显了一个成熟政治家审时度势后,对世界的精准把握,也正因为他低调谦和且忠义为先的品质,使得自己在往后无往不利,成为封建名臣。

曾国藩家至今保密的家书,除弟弟无人可知,一旦传出曾家或遭灭门

有句话说得好,“立业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可见在人们心中,曾国潘的一生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从他人生中十年的飞黄腾达,到非常时刻的处理方式,皆体现出一个成熟稳重的人在复杂的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他在社交、职场、事业、为人、家教都可谓处理得十分得当,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蕴藏着古今受用的道理。

如果你对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有兴趣,觉得可以借鉴,有必要提升自己,不凡购买一套《曾国藩全集》在家备用。在这套书中,涵盖《挺经》、《冰鉴》、《家书》、《家训》四本书,从四个维度展现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文风简明扼要,可在轻快的阅读中领略到曾国藩的处事妙招。

这套书也不贵,原价360元,现在只要88元即可得到这套精装书。88元比买四包好烟还便宜,也比买四杯奶茶划算,更不足以请别人吃一顿好饭,但却能换来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更能给家里增加一件文韵十足的装饰品。读懂《曾国藩》,相信对于事业和为人处事,都能有很大的改观。

如有兴趣,请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