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椒是辣椒属里的一种,原产甘肃。由于陇椒独特的辣味和长相,深受百姓和菜农的青睐。因此,陇椒也逐渐被引进到各大辣椒种植区。最近有菜农朋友求助:种植的陇椒刚进入结果期,刚开始在植株的结节处开始发黑,随后整棵植株开始出现萎蔫死亡,种植者只好将植株拔除,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即使这样,仍有健康植株在不断扩散发病,而且扩散速度很快,仅仅十几天时间,就已经死了三百多棵。 农友种植的辣椒植株出现整株死亡 在接到菜农朋友的求助后,我们也是不敢怠慢,在菜农朋友的大棚里,发现发病的植株基本都集中在同一区域,而且发病区域土壤湿度明显比其它区域湿度要高。越是遇到阴雨天湿度大的环境下,病情蔓延的就越快。再经过仔细询问近期的农事操作和植株的表现症状,最终判定是辣椒疫病。辣椒疫病属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病的一个病害。由于辣椒疫病发病扩散快,因此,防治一定要及时。 农友种植的辣椒植株结节处出现黑褐色病斑 一、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要想彻底防治辣椒疫病,就需要我们辨别清楚辣椒疫病的表现症状,这样才能确诊从根本上进行防治。 1、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 疫病是辣椒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症 ,在辣椒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可能发病。疫病对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造成整个大棚绝产。
除此之外,有些辣椒感染了疫病以后,除了茎基部是黑褐色,根部也是黑褐色,并且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辣椒疫病危害植株不同部位的表现症状 二、引起辣椒疫病侵染的因素及传播途径是什么?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潮湿的环境最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 1、温、湿度管理不合理 温室大棚栽培辣椒,温度、湿度忽高忽低,都不利于植株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植株的抗逆性降低。当棚室温度处在10℃~37℃时疫病都可发生,但最适宜疫病发病的温度为20℃~30℃。如果温室大棚内的湿度达到89%以上时,软孢子开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辣椒的根部、茎基部和叶部。 另外,如果土壤湿度过高,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就会增高,就为各种细菌、真菌等侵染性病害提供了温床,辣椒植株就容易得病。 2、栽培方式不合理 栽培方式不合理也是引发疫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提到出现问题的菜农朋友就是以黄瓜的栽培方式管理辣椒,采用垄下栽培,将辣椒栽在沟里。由于沟里的湿度增加,不利于辣椒的生长;而且辣椒的根系属于浅根系,在垄下栽培更不利于根系下扎,抗逆性也就相对变差。 连年种植辣椒或其它作物,如果存在疫病,病原菌通过累积,当达到一定的基数,在适宜的环境下,疫病就会爆发。即使棚室以前没有疫病存在,也可以因水灾等其它外界因素传播。因为辣椒疫病可随灌溉水和农事操作等都可进行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极快。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 三、辣椒疫病的预防措施在找到了病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解决问题,防治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1、重视预防工作 任何病害的发生都要重视农业预防,创造出不适宜病害侵染的环境是关键。
合理的栽培模式可以降低疫病的发病几率 2、辣椒疫病发生后的防治 在前期没有预防住的情况下,如果发现疫病的侵染,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及时拔除病株—一旦发现植株受到侵染,就要整株进行拔除,并将病株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带出棚室,进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由于辣椒的原病菌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在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防止接触健康的植株而感染。拔除植株后,要控制好棚室内的温湿度,并对病株周围的植株进行单棵浇水,及时喷洒药剂,注意安全药效间隔期。 第二步:药剂处理—推荐使用含有有效成分为噁霜灵+代森锰锌+春雷·王铜的药剂,噁霜灵+代森锰锌是用来防治疫病;春雷·王铜用来杀菌,因为辣椒植株在得了疫病以后,抗逆性会降低,在同样的环境下,容易引发因高湿造成的病害,因此要进行预防。同时,这几种药剂的持效期是7天,因此,要特别注意在7天之内不能进行辣椒采收。 在喷施药剂的同时,我们同时还要喷施叶面肥,补充叶面营养,增加植株的抗性。建议可喷施一些含有氨基酸、海藻酸、腐殖酸类的有机水溶肥,对辣椒快速恢复生长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喷施药剂时,喷头向上45℃,从辣椒的茎基部开始,向上均匀地喷洒在辣椒的叶片的背面。 为辣椒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是降低病害和获得高产的有效手段
|
|